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探析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te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与法治属于初中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法治观念以及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故事并结合生活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感受生活、提高素养,最终促进个人健康良好地发展。
  【关键词】境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学生
  道德与法治属于初中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法治观念以及行为习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在初中教学中得到了全面深化,情境教学也在初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素质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故事并结合生活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打造高效课堂,让他们在情境中学习知识、感受生活、提高素养,最终促进个人健康良好地发展。那么如何通过情境教学营造良好的情境和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和思考问题,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也是教师肩负的使命之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丰富情境教学内容及形式,赋予学生更多的新鲜感,使其自觉融入到情境中习得知识、收获感悟,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时代的发展进步给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改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始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这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多元化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图文结合、声像结合等特点,与传统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压力自然会随之减轻。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学生会不自觉融入多媒体情境中,并积极听从教师的引导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例如,学习《爱在家人间》时,教师可在网上查找一些与家庭和睦相关的素材,并在课堂上播放,视频中的爷爷、奶奶在看电视、爸爸妈妈在做饭交流、小孩子在嬉戏打闹,场景温馨和睦、其乐融融,再配上柔和的音乐,学生会不自觉地心生触动,并联想到自己的家庭也是这么友爱和睦,从而激发其强烈的思亲之情,感受到原来家人是如此重要和不可替代,深化学生对本章内容的了解。又如,学习《尊重劳动者 珍惜劳动成果》时,鉴于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是中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学生要传承与发扬的精神之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农民耕田种地的辛苦景象,随后再展示饭店顾客为了所谓的面子浪费食物、贫困地区孩子吃不饱饭的情景,通过强烈的情景对比,学生内心必然会受到震撼,从而意识到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浪费食物,应当在生活中勤俭节约、吃不了打包走,拒绝穷奢极欲、铺张浪费,身体力行地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2.利用故事内容创设情境
  故事不仅能吸引人的注意力,还能予人启迪、引人深思。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内容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联想到自己,这就是故事情境的优势。然而,为了避免教学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教师在开展故事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知识、获得感悟。例如,学习《走近老师》时,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年轻时候已经是一位知识渊博、德行兼备的老师,但他仍然觉得自己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所以,在而立之年便离开家乡曲阜前往洛阳拜师求学,他在拜师过程谦卑而恭敬,他的老师是有名的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尊师重道、恭敬谦卑的重要性,无论我们读过多少书、学过多少知识都应当保持谦卑的态度,主动向他人学习取经,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而且要尊重、爱戴老师以及那些可以教给我们知识的人。又如,学习与“诚信”有关的话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一诺千金”“立木为信”等故事深化学生对“诚信”二字的理解与认识,使其意识到诚信不是简单的不说谎,只有做到诚实守信、遵守诺言,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与掌声。
  3.通过情感交融创设情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保证课堂教学有序进行,还能深化师生双方的教学感受,虽然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播知识、提高素养,但知识的传播不仅仅是依靠理论讲解,还有言传身教与情感交流。一般而言,学生都有爱屋及乌的心理,如若教师与学生关系非常好,即便授课有些无聊,学生也会认真听课;如若教师与学生关系较为紧张,无论其课堂教学如何有趣,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之余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走下讲台,融入到学生群体当中,与其一起分析、探讨问题,消除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与戒备感,从而主动说出自己内心的疑惑与想法。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多
  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给予其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学生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从而形成健全、完善的思想人格。有了情感积淀,学生便会在课堂中自然会积极配合教师营造相关的情境,在情境中学习知识与道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与法治素养。
  4.联系现实生活创设情境
  知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也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联系生活降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难度,让其能从生活角度出发进行思考与分析,将自己置身于生活情境中。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改强调强化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以此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学习《让友谊之树常青》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比较生活化的情境,例如“你跟好朋友吵架了,你会怎样修复友情?”“当你的朋友犯了错误时,你该如何委婉告诉他?”以此让学生通过情境表演解决问题。学生在思考与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懂得了友情可贵,但想要长久维系一段友情,必须要付出真心与努力,既要在朋友取得成绩时为其鼓掌,又要在朋友身陷囹圄时出手帮助、在朋友误入歧途时及时劝阻。由此,学生便可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融入到语言、动作之中,在情境表演中逐渐珍惜友情。又如,学习《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生活情境,例如“你的妈妈在超市买到了劣质产品,但超市拒不退换货,你该怎么帮助妈妈?”学生们可以表演一个情境,并将教材知识融入其中,在表演中理解教材、获得知识、消化知识,并在今后的生活中懂得运用教材知识解决问题、维护个人合法权益。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方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具有极高的运用价值,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兴趣,不断切换情境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受,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多采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情境中习得知识,从而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与政治法律素养,最终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夏薇薇.主线式情境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应用探究[J].中华少年,2017(30):10
  [2]冯敏.创设有效情境,提高教学实效——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學之我见[J].教师,2018(09):37-38
  [3]穆钰.谈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53
其他文献
一、弋阳县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弋阳县国有商业银行从1998年开始,逐步从辖内农村金融市场退出.四年来,共撤消了16个营业网点,占退出前网点总数的21%,其中5个储蓄所、10个营业所
关键词:阑尾炎误诊肠梗阻  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315-02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依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一般诊断不难,但对于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的特殊类型阑尾炎,往往诊断困难,易被误诊误治,分析我科2例将“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误诊为“肠梗阻”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1病例摘要  例1: 男,4
【摘 要】自教育部推出核心素养教育要求以后,每一个层次的教育系统便都开展了对体育教育的改革工作。体育学科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核心素养培养在近些年成为了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体育核心素养理论方面的探讨对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化具有指导作用。为推动体育教育核心素养建设,就必须遵循核心素养要素的原则明确体育品德修养、运动兴趣能力、健康行为习惯、运动品质意志培养要求。本文将以智能穿戴设备、
本文探讨高校导师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高质量的研究问题。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原创性研究问题的特征,即研究问题需与既有研究问题区别开来,并且需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接着指出学
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作为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学校立足多年实践创新培养经验和学科发展,在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实施和管理方面不断探
【摘 要】小学美术教育指导纲要设定四个领域学习,从造型、表现、欣赏等方面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绘画能力,使学生了解基本设计工艺知识,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掌握自我评价的技能。教师应当积极探索趣味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用心策划练习活动,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创造力;心理健康;科学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教育要求不断提高,体制逐渐完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育的高效率化,从教学内容和方法入
【摘 要】英语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对小学英语课程的扩展延伸,能够进一步扎实学生的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为保证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选取恰当的英语学习策略至关重要。不同的学习策略在实际应用中产生的效果各不相同,同时,学习策略应用中还会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出现,这就需要立足实际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工作是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过程,它们其中一个工作做好以后,就必定会带动另一个方面的发展。而语文教学课堂是弘扬优秀中国传统文
【摘 要】对话课是初中新课标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水平。英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利用对话教材,让学生在听读中理解语言材料,在操练中熟练巩固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学会运用语言。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对话教学;教学模式;设计问题;评价  对话课是初中新课标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话训练既加
社会工作实务课程采用服务学习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深化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通过前期基线评估、中期实践环节以及反思过程促进社会工作专业课程的整合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