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烧伤救治的过去与现在和将来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nxia_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危重烧伤患者病死率极高,临床救治具有一定挑战。本文通过回顾危重烧伤救治沿革,对当今国内外危重烧伤救治中的休克与液体复苏、高代谢与营养治疗、吸入性损伤与呼吸支持、急性肾损伤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创面评估与处理、感染与控制、凝血功能障碍与防治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进行阐述和分析,并就危重烧伤救治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几点思考,供同道参考。

其他文献
期刊
髓母细胞瘤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预后最差的肿瘤之一。即使采用手术、联合全脑和全脊髓放疗以及放疗后辅助化疗的标准治疗方案,患儿的预后仍差。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在实体肿瘤的治疗上取得了一些突破,然而对于儿童髓母细胞瘤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儿童髓母细胞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期刊
目的分析环状RNA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中的差异表达情况,从而探讨其成为脑瘫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确诊的5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性别、年龄、民族匹配的5名健康儿童,收集其外周血,采用芯片技术检测环状RNA在脑瘫患儿中的表达谱,两组间环状RNA的差异表达水平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通过基因本体富集分析法和京
手术切除是脑胶质瘤重要的治疗手段,肿瘤切除程度与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2016版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将分子病理纳入脑胶质瘤诊断系统,以对患者的预后及术后治疗方案进行精确地分层和评估。既往研究发现,不同分子亚型脑胶质瘤患者对手术切除的获益程度存在差异。随着检测方式的进步,术中快速分子病理检测已臻于成熟,分子病理指导脑胶质瘤手术切除已经成为可能。本文综述近年来分子病理指导脑胶质瘤手术切除的
期刊
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暨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神经外科成功手术治疗5例小脑前上部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患者。5例患者均经神经导航精确定位及动态示踪,个体化设计手术方案,行枕下经小脑幕上入路手术。5例肿瘤均完整切除,术中手术视野显露满意,病变定位和动态示踪精准,脑保护充分,术后恢复较好。
期刊
目的探究体表铅点标记辅助iSCOUT图像引导定位系统在乳腺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监测及校正的应用价值,并计算PTV外放边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调强放疗的25例患者,利用体表铅点标记辅助iSCOUT系统基于金标配准算法进行图像引导定位,分别记录3个平移方向左右(x)、头脚(y)和腹背(z)的初始摆位误差以及图像引导校正后的残余误差统计分析,进一
目的探讨儿童局灶性脑动脉病致动脉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例局灶性脑动脉病致卒中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15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临床随访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方式,通过儿童卒中预后量表(PSOM)评估患儿的神经功能预后,通过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评估患儿有无卒中复发。结果15例患儿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手术导航定位计划系统(简称机器人)辅助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11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机器人辅助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1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头颅CT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之后利用机器人进行多模态图像融合三维重建、载入术前计划和实施经皮球囊压迫术。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