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视阈下的一般反避税规则再造

来源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2008年正式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及此后的一系列法律规范中正式确立一般反避税规则制度。但该制度的运行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一般反避税规则的核心要素不明,究竟是以经济实质原则为准还是以商业目的原则为准,抑或是二者需同时满足,我国税法未能做出明确规定。二是我国一般反避税规则法律规定较为原则,可操作性差,其解释权为行政机关所掌握。行政机关以国库主义立场解释税法,成为实际的一般反避税规则制造者,有侵害纳税人权益之虞。借鉴域外经验,我国一般反避税规则应做如下完善。在实体上应确定以经济实质原则为唯一判断的"一元标准"。情况特殊时,纳税人可以主观要件——合理商业目的为豁免理由,但应建立严格程序标准并明确举证责任分配规则。在法律渊源上,除完善一般反避税立法外,还应充分发挥司法机关解释税法的职能,以指导性案例和司法解释为发展路径,限制行政机关的恣意解释。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使得为人们提供自由创作与内容分享的平台--社交媒体跨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已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交媒体上
垃圾可以“存”进存折,需要时可“取”出兑换生活用品或现金.这不是传说,这是真的.村民户户有本“绿色存折”“我们把不同的垃圾丢到不同的桶子里,隔三差五就有人来收,账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