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素质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生活、生存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力和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任务。
关键词:自主学习 主体 学习动机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4-150-01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育总是把体育教学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上述活动是教师单一主体观影响过程,它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兴趣导学的今天,被动接受地学习使学生逐渐远离了体育,成为当前体育教育发展的桎梏。“自主教学”是一种适合时代发展、适合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观。它要求教师用科学的方法作指导,学生能动、创造的去自主学习与发展。教师仅仅是指导者,学生才是教育与学习的主体。为此,结合现行的教学改革和本人对体育教育的教研心得,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格局
体育课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我们要一改以往的重知识轻方法、重技术轻素质、重考试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课堂,确保学生“自主学习”。
1、教师要变换角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变“一人讲”为“大家讲”,变主讲成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仍然在老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实现。通过导趣让学生乐学;通过导思让学生活学;通过导做让学生善学;通过导法让学生会学。只有建立起这样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才能把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教学手段要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由面到体,由静到动,文字声音互用,使课题教学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计算机和多媒体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能培养学生主动获取、运用和处理知识的能力,让课堂突破时空的局限(观看名专家的教学、名运动员技术动作以及赛况等)。
二、创建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腐观念至今仍留在少许师者的思想中,甚至成为“治学生”的法宝。学生要尊敬老师,但是要建立在师生人格互敬的基础上。教师不能“唯上、唯师、唯书”,不能不加选择、不辩是非的盲从,不能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它们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无情的摧残和对创新意识无情的扼杀。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关系,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老师是指导者,学生才是参与的主体。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能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从而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的加以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创设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让学生大胆的去动手、动脑,去验证、去探究,从而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
三、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教法起着组织、激发、引导、评价等作用,学法起着主体、目的、内化、发展等作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运动场为阵地,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及对学法的研究,导致学法的作用不明,严重影响教学法的科学化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确立。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必须创立新型的教学方法,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体育教学法,1)坚持学生与教师的辨证统一;2)坚持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3)坚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内容为基础,教学手段为核心,教学组织为主线;4)坚持科学合理的选择原有的教学法加以应用;从而实现三个转变。
1、变“模仿”为“创编”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老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模仿练习为主要途径,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和掌握技能。它虽利于技术的教学,但忽视了学的能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参与,支持鼓励表现,从而去创造性的学习,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实现“自主”。
2、变“学会”为“会学”
体育教学有它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在教学中,给学生宽松的课堂环境,老师教方法,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从而提高自己。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高热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变“消极”为“积极”
当代心理学者研究表明,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激发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身为《体育与健康》的一线的工作者,在课堂上有部分学生对课中的内容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学习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效果低下,原因是他们缺乏学习动机。“自主学习”强调的就是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学习。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内在的兴趣。体育课内容本身具有趣味性,只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能很好的激发学习动机。如:掷实心球的教学,我用“投弹、炸碉堡”等情景来替代“预备——投”的方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到故事情节上,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就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也可以用成功体验激励法。心理学家盖滋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人进一步追求成功。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激起学习的欲望,从而自主的学习。
关键词:自主学习 主体 学习动机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4-150-01
长期以来,传统的体育教育总是把体育教学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期改造受教育者,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上述活动是教师单一主体观影响过程,它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兴趣导学的今天,被动接受地学习使学生逐渐远离了体育,成为当前体育教育发展的桎梏。“自主教学”是一种适合时代发展、适合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观。它要求教师用科学的方法作指导,学生能动、创造的去自主学习与发展。教师仅仅是指导者,学生才是教育与学习的主体。为此,结合现行的教学改革和本人对体育教育的教研心得,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新格局
体育课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中心环节和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我们要一改以往的重知识轻方法、重技术轻素质、重考试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课堂,确保学生“自主学习”。
1、教师要变换角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变“一人讲”为“大家讲”,变主讲成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能否实现,主动权仍然在老师手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以实现。通过导趣让学生乐学;通过导思让学生活学;通过导做让学生善学;通过导法让学生会学。只有建立起这样的双边教学活动关系,才能把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教学手段要现代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教学手段把教学内容由面到体,由静到动,文字声音互用,使课题教学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计算机和多媒体在体育课堂上的运用,能培养学生主动获取、运用和处理知识的能力,让课堂突破时空的局限(观看名专家的教学、名运动员技术动作以及赛况等)。
二、创建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腐观念至今仍留在少许师者的思想中,甚至成为“治学生”的法宝。学生要尊敬老师,但是要建立在师生人格互敬的基础上。教师不能“唯上、唯师、唯书”,不能不加选择、不辩是非的盲从,不能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它们对学生的人格进行无情的摧残和对创新意识无情的扼杀。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关系,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老师是指导者,学生才是参与的主体。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能激发学生创造的兴趣,从而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并不失时机的加以指导和引导;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创设相对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无畏精神,让学生大胆的去动手、动脑,去验证、去探究,从而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
三、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步骤、程序、规则、方式等,包括教法与学法。教法起着组织、激发、引导、评价等作用,学法起着主体、目的、内化、发展等作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运动场为阵地,教材为内容。突出的是教师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及对学法的研究,导致学法的作用不明,严重影响教学法的科学化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确立。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必须创立新型的教学方法,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颖体育教学法,1)坚持学生与教师的辨证统一;2)坚持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3)坚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内容为基础,教学手段为核心,教学组织为主线;4)坚持科学合理的选择原有的教学法加以应用;从而实现三个转变。
1、变“模仿”为“创编”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老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模仿练习为主要途径,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和掌握技能。它虽利于技术的教学,但忽视了学的能动,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参与,支持鼓励表现,从而去创造性的学习,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实现“自主”。
2、变“学会”为“会学”
体育教学有它的特殊性,在教学中更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在教学中,给学生宽松的课堂环境,老师教方法,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从而提高自己。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高热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3、变“消极”为“积极”
当代心理学者研究表明,人的任何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激发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身为《体育与健康》的一线的工作者,在课堂上有部分学生对课中的内容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学习总是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效果低下,原因是他们缺乏学习动机。“自主学习”强调的就是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从而进行能动的学习,即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消极地学习。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内在的兴趣。体育课内容本身具有趣味性,只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也能很好的激发学习动机。如:掷实心球的教学,我用“投弹、炸碉堡”等情景来替代“预备——投”的方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到故事情节上,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就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也可以用成功体验激励法。心理学家盖滋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激起人进一步追求成功。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激起学习的欲望,从而自主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