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ERG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20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502例,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G在肿瘤石蜡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并使用x2检验和t检验分析ERG和微血管密度与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ERG和VEGF在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石蜡标本组织中表达率显著高于非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x2检验和t检验分析ERG、微血管密度与肿瘤分级、肿瘤分期、淋巴结分期以及TNM分期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ERG的高表达可以提示肿瘤的浸润生长和高侵袭性.ERG可作为辅助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浸润程度及恶性程度的生物学指标,并且ERG有望成为靶向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