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发展面向东盟的产业研究

来源 :物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igh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西保税物流体系是国家支援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广西北部湾要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发展比较优势产业。首先对北部湾的环境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依托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发展面向东盟的产业对策。
  关键词: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北部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识码:A
  广西保税物流体系由北海出口加工区、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组成的保税物流服务体系,广西保税物流体系是国家支援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保税区对区域经济有很强的拉动作用,广西北部湾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积极推动经济发展[1]。
  如何发挥广西保税物流体系的政策优势发展北部湾比较优势产业,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促进广西北部湾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是广西急需解决的课题。
  1 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广西保税体系带动作用研究课题组(2010)[2]对如何拓展保税物流功能推进北海加工贸易产业加快聚集提出了建议;傅远佳(2010)[3]提出钦州保税港区在近期应集中力量推进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国际集装箱转运和海陆联运,加快汽车、工程机械和资源性商品集散地建设;朱念等(2010)[4]指出广西北部湾各产业之间还没有形成互动,提出各产业之间要形成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实现产业聚集效应;闭煜超(2010)[5]提出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发展保税物流业和出口加工业、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带动经济发展等措施;汤竹庭、王政武、巫文强(2011)[6]提出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建设必须在明确其功能、服务、产业发展定位和体系构架问题的基础上,保证外向型产业与保税物流体系建设基本平衡发展;王景敏、隋博文(2011)[7]通过对战略环境、战略选择的分析,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带动产业发展战略体系;隋博文、傅远佳(2012)[8]通过社会分工、委托代理等理论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与产业发展联动模式;陈兰云等(2012)[9]借鉴浙江省在海洋经济与港口物流互动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广西如何以保税物流体系来带动千亿元产业发展;尤宝庆、黄启发(2012)[10]针对广西保税物流体系的发展现状,提出各保税区协调分工、利用保税物流中心的各种优势大力引导和发展临港产业形成港区一体化等措施。
  学术界对依托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发展产业有了一定深度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至今还没有学者对如何依托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发展面向东盟的产业方面研究。本文首先对广西保税物流体系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分析,然后就如何依托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发展面向东盟的产业提出自己的看法。
  2 广西北部湾面临的环境分析
  2.1 广西北部湾的优势分析
  2.1.1 区位优势明显
  广西北部湾既沿边又沿海,广西拥有1 020公里的边境线和1 595公里的海岸线,是我国唯一与东盟陆地接壤并具有海上通道的省区[11],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广西北部湾发展面向东盟的产业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2.1.2 开发成本较低
  广西北部湾征地成本较低,有大量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广西的电力资源十分丰富,拥有龙滩、恶滩等大型水电站,还有合山、钦州等火电厂,是“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防城港核电站建成后,电力资源更加充裕;由于广西尚属待开发地区,劳动力成本与珠三角比较也有明显的优势。
  2.2 广西北部湾的劣势分析
  2.2.1 广西北部湾产业基础薄弱
  广西北部湾现依托广西保税体系发展自己比较优势产业,在北海和南宁发展信息高科技产业,欲打造北部湾“硅谷”;防城和钦州组团,发展钢铁、核电、石化、能源、粮油加工、磷化工、有色金属、林浆纸等临海工业项目。但是北部湾产业起点低,大部分企业处在供应链低端,以北海为例,北海大部分企业只做生产装配,不做研发,产品附加值较低。
  2.2.2 与东盟的物流通道衔接不够顺畅
  海路通道方面:北部湾港口通用码头较多,专业化码头如集装箱较少;自动化装卸程度不高,影响装船的速度;10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较少;与东盟港口直航班轮密度比较小。
  陆路通道方面:广西已建成南宁至友谊关和南宁至东兴的两条高速公路,但越南衔接的公路等级较差;我国铁路从凭祥站可以通过三轨式铁路到达距河内5公里的嘉林站,货物到了嘉林站后需换装,因为越南的轨距为窄轨,比我国的标准轨距要窄,列车无法直通使得中国与东盟的货物流通成本较高。
  2.3 广西北部湾面临的机遇分析
  2.3.1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要把北部湾打造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的中国第四增长极,要把北部湾打造成为区域的信息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同时享有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沿海和边境地区开放等多种优惠政策,从2008年起国家先后批准在广西北部湾建设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物流中心,加上北海出口加工区,形成完善的保税物流体系,多重叠加的政策为广西北部湾的产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2.3.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促进广西北部湾的发展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密切,规模越来越大,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与东盟货物贸易总额为3 628.5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23.9%,其中广西与东盟的货物出口额为95.58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46.48%,2007年~2011年广西与东盟货物进出口量平均增长率为39.74%。广西北部湾是沟通中国与东盟的桥梁和平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快速发展。   2.4 广西北部湾面临的威胁分析
  2.4.1 云南省的竞争
  云南与东盟国家接壤的陆路边境线长达4 060公里,拥有瑞丽、河口、金水河、天保、磨憨、畹町岸、猴桥等陆路口岸,水路一类口岸有景洪港口岸、思茅港口岸,昆明航空口岸、西双版纳航空口岸为一类航空口岸;澜沧江—湄公河“黄金水道”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5个东盟国家,我国西南和东盟各国开展水陆联运后,可比绕道北部湾港出海运距减少了一半;昆明至新加坡的泛亚铁路在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下正在积极筹建中,通过泛亚铁路这条超级干线我国西南地区货物可直达新加坡后装上轮船出海通往世界各地;云南正积极申请建立蒙自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9.37平方公里,蒙自综合保税区建成后有利于加强云南与东盟的经贸合作。
  2.4.2 广东省的竞争
  广东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广东与东盟的货物进出口达到了931.49亿美元,是广西同期的9.75倍。广东拥有湛江、深圳、广州等优良港口,港口深水泊位多,集装箱专业化码头泊位多,装卸自动化程度高,铁路可以直通码头;货代、船代发达,拥有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进出口贸易机制,与东盟各国港口之间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关系,开通了世界各地多条远洋、近洋航线,广西部分集装箱舍近求远从广东进出口;拥有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群;与内陆联系紧密,2004年湛江港就开通了贵阳—湛江—深圳和昆明—湛江—深圳的海铁联运;广东保税区设立比较早,1991年国务院就批准在深圳设立沙头角保税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完善,深圳福田保税区有独立连接香港的直通桥,各种资源丰厚。
  3 广西北部湾发展面向东盟的产业对策分析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广西北部湾有自己的优势和面临发展机遇,同时有劣势和面临强大的竞争,广西北部湾发展面向东盟的产业符合其战略选择,也符合北部湾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建设的要求。
  3.1 积极发展面向东盟的第三方物流产业
  广西的独特区位优势使其完全有可能成为中国面向东盟国家开展经贸往来的一个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成为广西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同时也有利于广西保税体系优势的发挥,促进和协调相关产业的发展;国内外大型企业投资建厂考虑一个因素就是物流的软环境和硬环境,良好的物流环境有利于保税区招商引资。
  广西北部湾的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功能单一,基本上以提供仓储和运输服务为主;企业规模较小,信誉级别较低,货损货差赔偿能力弱;服务网点较少,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的地域范围仅限于广西区内;基本上不能提供报检、报关等增值服务;对东盟物流的运作规则和运作惯例不熟悉。
  3.1.1 积极培育能从事面向东盟国际物流的大型供应链物流企业
  培养北部湾内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如超大型物流公司,通过兼并、重组等措施,变革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更新管理理念,为客户提供全过程和综合化物流服务,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流通加工、包装、配送、拼拆箱、质量控制、测试、维护、代理报检、代理报关等增值服务,实现由一般物流服务向柔性化、智能化、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转变。
  3.1.2 引进国内外优秀保税物流企业
  国内外优秀物流企业还具有成熟的市场机制、与国内外客户的紧密的合作关系、与国际接轨的进出口贸易机制等优势。通过合资、合作或独资等方式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到广西北部湾。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带来雄厚的资金、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一流的管理和优秀的人才,还有全新的物流理念,这将会给广西北部湾的物流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
  3.1.3 培养熟悉东盟物流的运作规则和运作惯例的物流人才
  广西高校可以通过与越南等东盟国家联合办学等方法,培养大量熟悉中国—东盟有关的物流管理、商品流通领域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的中高级人才,注重实践教学,每学期安排二至三周的时间到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等地实践。
  3.2 发展产品出口东盟的产业
  3.2.1 发展东盟国家急需的机电等产业
  东盟国家对我国的电动机、柴油机、农用喷雾器、机床、手扶拖拉机、水泵、播种机、收割机、汽车底盘、干燥机、碾米机、粉碎机等机械产品有较大的需求[12]。随着东盟各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我国机电等产品需求日益加大。
  广西北部湾积极通过优惠政策把相关企业引进保税区内外,根据东盟需求进行生产;或将国内的机械零配件运送综合保税区内,再根据东盟各国市场的需要进行组装,然后销售给东盟各国;在保税区内建立检测、维修点,产品可以从东盟返回到保税区内维护,降低物流成本。
  3.2.2 发展汽车配件和电子元件等产业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劳动成本的上升,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润,纷纷把产品的制造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东盟等国家成为发达国家投资首选,发达国家看中东盟的原因主要基于劳动力成本较低、东盟日渐成熟的制造技术和东盟的市场。以耐克公司为例,企业为了把劳动力成本降得更低,制造工厂逐渐从中国转移到越南,2010年越南生产了37%的耐克运动鞋,生产份额首次超过中国跃居第一。随着东盟经济发展,汽车装配技术和家电装配技术不断成熟,发达国家到东盟投资建厂,但有些配套零配件由于技术的原因还主要在中国的珠三角生产。
  通过优惠政策和大力宣传吸引珠三角部分零配件企业到广西北部湾的保税区内外建厂,企业可以得到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的降低。因为北部湾离东盟距离更近,而且可以通过陆路运输给东盟国家实现JIT供应零配件,凭祥综合保税区离河内约200公里的车程,通过汽车运输可以在2小时内就可将零配件配运到河内。通过给在东盟的国家生产配套零配件,可以实现中国、东盟、投资国三赢。
  3.3 进口东盟初级产品进行深加工
  东盟的原油、液化石油气、植物油、木材、化工原料等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比较丰富。如在冬季的时候,越南还有很多热带的水果,由于水果在运输方面和存储的成本都很高,所以长距离运输至我国北方销售的成本非常高,有利于产品进行深加工。   积极鼓励国内外加工企业在广西北部湾投资建立各种加工企业,对东盟农产品和资源性产品进口加工,实现价值增值后销售给国内客户;钦州保税港区、北海出口加工区和凭祥综合保税区都有出口加工的功能,可以在保税区加工后直接销售给国际客户。通过进口东盟初级产品进行加工,整合了东盟的资源优势和中国加工技术优势,使中国和东盟实现双赢。
  4 结束语
  广西保税体系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特殊政策、特殊功能,结合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发展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产业,与东盟产业形成互补,减少同质化竞争,促进中国和东盟长期合作共赢,促使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 傅远佳. 广西保税物流带动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人民论坛,2011(24):122-123.
  [2] 广西保税体系带动作用研究课题组. 积极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助推北海加工贸易产业加快集聚[J]. 广西经济,2010(8):26-27.
  [3] 傅远佳. 优化钦州保税港区产业布局引领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J]. 特区经济,2010(10):202-204.
  [4] 朱念,傅远佳,周婧超. 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内产业互动浅析[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3):46-48.
  [5] 闭煜超. 以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建设为契机,促进崇左经济又好又快发展[J]. 消费导刊,2010(2):24-25.
  [6] 汤竹庭,王政武,巫文强. 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1,27(4):20-22.
  [7] 王景敏,隋博文. 保税物流带动产业发展战略体系构建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 中国市场,2011(41):25-27.
  [8] 隋博文,傅远佳.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与产业发展联动模式研究[J]. 港口经济,2012(3):33-36.
  [9] 陈兰云,傅远佳,梁芷铭. 广西保税物流体系带动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海洋经济与港口物流的互动视角[J]. 物流技术,2012,31(7):66-68.
  [10] 尤宝庆,黄启发. 保税物流中心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分析——以南宁为例[J]. 物流技术,2012,31(3):20-22.
  [11] 罗箭华. 广西—东盟物流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J]. 柳州师专学报,2008,23(6):42-45.
  [12] 张娜,李立民. 基于产业内贸易视角的中国与东盟产业结构调整探讨[J]. 东南亚纵横,2008(4):22-27.
其他文献
在IT项目的生命周期中,大约80%的时间与IT项目的服务和运营有关,IT运营面向业务、面向服务,本质上是面向人。本文介绍参考某大型央企IT运营管理体系建设经验,按照管理、调度
物流金融是在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拓展业务、谋求高收益的现实背景下新兴的一种融资模式。它是一种实现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和融资企业三方共赢的融资模式。
本文以湖南医药学院医学美容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孵化基地为背景,梳理了医美专业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现状,从培养制度、教学课程、师资力量以及实习模式四个方面分析了校企合作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本文根据十六大报告,从制度保障、激励机制以及改善创业环境等方面对实现财富的创造与增值提出了若干建议.
流通辐射力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文章从商流辐射力、货源辐射力、客源辐射力、物流辐射力分析了广州市流通辐射力的现状,并分别从建立良好市场环境、企业品牌、政府对中
高职的政治理论课服务于高职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提高高职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从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出发,提出有效的职
《砖瓦焙烧窑炉》行业标准(JC982-2005),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颁布实施的建材行业标准。2005年开始距该实施的建材行业标准的时间已有好几年了。我们通过几年来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