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广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rew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介绍了南华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目前的办学基本情况,分析了当前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结合课程体系建设、实验教学、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总结了南华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人才培养改革中的若干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采用微波消解结合ICP-MS法测定样品百合中硒等6种元素的含量,并经方法学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测定湖南龙山卷丹百合、湖南邵阳百合、江西万载百合中硒、硼、砷、镉、汞、铅共6种元素的含量,通过分析含量差异,进行品质评价。不同产地百合中硒、硼、砷、镉、汞和铅6种元素的含量范围分别为硒0~0.139 mg/kg,硼3.56~8.17 mg/kg,砷0~0.048 mg/kg,镉0.9~2.97 mg/kg,汞0.00645~0.0741 mg/kg,铅0~0.257 mg/kg。ICP-MS法能够快速准确同
传统教学模式培养的高校学生已逐渐不能满足新时代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立足高校专业、课程特点和社会需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文中系统分析了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法和基于项目的协作学习法的发展和应用,并以高校科研实践平台为载体,通过RISE-CPBL教学法教学,对药学专业12名本科生在药物化学实践课程中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两种教学法有机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培养了学生以文献为导向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思维和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