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幼儿园教学中的主要阵地,作为幼儿学校生活中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快乐健康全面成长至关重要。笔者结合了幼儿教学的相关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互动等方面探讨如何提升幼儿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幼儿课堂 教学效率 教学因素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幼儿时期的学习是幼儿日后工作、生活的基础,是决定日后命运与幸福的奠基石。课堂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阵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将有助于幼儿日后的成长成才。那么,在课堂信息容量总体较小的情况下,如何针对学习接受能力也处于初级阶段的儿童开展高效教学呢?这应该是各幼儿园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最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目标的合理化
虽然幼儿课堂教学中信息容量较小,但也正因为此,如何促进幼儿接收并消化所有信息,并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十分重要。因此,每节课教师都应该认真对待。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课堂学习的起点,也是影响课堂效率效果的基本因素。首先,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据,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确立目标。其次,教师应在切实掌握幼儿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尽可能充分地考虑他们的思维习惯、学习能力以及认知基础,由此衍生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从而更好地制定出合理而又明确的教学目标。
以中班美术中的《可爱的长颈鹿》为例,教学目标描述成了解长颈鹿的简单动态,体验并想象出各种图像制作过程中的快乐。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目标描述偏宽泛,不利于幼儿执行。目标设定应尽可能贴近幼儿的实际状况,让他们能够产生足够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具体来说,教师可设置目标为:让幼儿学会画出长颈鹿本身的基本特征,例如小小的头、细细长长的腿、长长的脖子、身上的花纹等;能够描述出长颈鹿的简单动态并创造性地表述;享受创作过程中的快乐。
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教学目标确认之后,教学方法是决定效率与效果的关键。新课程改革的风暴促进了人们对教学方法的反思,科学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幼儿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无论如何,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孩子爆发想象力,课堂中兴趣更充足,学习更快。
为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开始,例如《可爱的长颈鹿》一课中,先以长颈鹿和小羊的故事启动课堂,长颈鹿可以吃到树叶,而小羊能钻到门洞外,吃到围栏外的草,由此启示学生所有人都各有所长,同时让大家从这个故事里看出长颈鹿最突出的特点:脖子长。在具体的教学时,教师还可以让大家拿着各种动物的面具,在一个大森林里开会讨论所有动物的特点,尝试在教师的引导编排下演出一些童话、寓言等。总之,没有一劳永逸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内容因时制宜地选择,而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是检验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的最核心标准。
三、课堂对话的平等化
幼儿总是对教师掌握丰富的知识、能歌善舞充满崇拜之情,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情感营造出尊师重教的基本氛围。但另一方面,过度的敬畏之情只能让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对课堂充满畏惧,因此,教师还应该充分尊重、热爱、信任幼儿,注重师生的平等互助。首先,教师应与幼儿之间积极开展充分而正面的情感交流,不得使用体罚等手段对学生心灵造成创伤。积极正面的情感有助于幼儿产生强烈的被支援感觉,更容易产生高效的互动,对于教师亦是如此。教师不应排斥幼儿由于自制能力较弱、情绪化严重等引发的违背自身意愿的系列行为,应努力通过交流与互动,让他们勇于正视自己的问题,积极改正不良的习惯。总之,课堂中师生对话的平等化很重要,这需要教师拥有更宽容的心态和较好的亲和力。
四、教学手段的灵活化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到教学中的各种技术也日益多样化。PPT、动画等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不可否认,这些新设备、新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因此,幼儿教师也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从一定意义上说,灵活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得教学时间、空间更加灵活,儿童的学习兴趣能更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
以“神八”发射为例,不少幼儿在耳濡目染下,难免对宇航员、神八的发射、与天宫一号对接的景象等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上融入这些问题的探讨,让大家通过多媒体影片了解宇航员的生活,探讨宇宙的神秘。在这些问题的讲解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小科普专家”进行科普宣传,通过小组互动、知识竞答等各种方式提升课堂氛围的活跃度。
教师是幼儿课堂的主导者,教学方法的施行、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手段的运用,最终都是由教师本身决定的。因此,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对广大教师而言,是幼儿教学中真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的内在手段。
参考文献:
[1] 石小芳.论有效的课堂管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7(12).
[2] 富丽君.浅谈实现有效课堂管理的方略.当代教育论坛,2008(2).
(责编 潘冰)
关键词:幼儿课堂 教学效率 教学因素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幼儿时期的学习是幼儿日后工作、生活的基础,是决定日后命运与幸福的奠基石。课堂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阵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将有助于幼儿日后的成长成才。那么,在课堂信息容量总体较小的情况下,如何针对学习接受能力也处于初级阶段的儿童开展高效教学呢?这应该是各幼儿园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最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目标的合理化
虽然幼儿课堂教学中信息容量较小,但也正因为此,如何促进幼儿接收并消化所有信息,并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知识的能力十分重要。因此,每节课教师都应该认真对待。教学目标的制定是课堂学习的起点,也是影响课堂效率效果的基本因素。首先,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据,以课程标准为准绳确立目标。其次,教师应在切实掌握幼儿实际状况的基础上,尽可能充分地考虑他们的思维习惯、学习能力以及认知基础,由此衍生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从而更好地制定出合理而又明确的教学目标。
以中班美术中的《可爱的长颈鹿》为例,教学目标描述成了解长颈鹿的简单动态,体验并想象出各种图像制作过程中的快乐。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目标描述偏宽泛,不利于幼儿执行。目标设定应尽可能贴近幼儿的实际状况,让他们能够产生足够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具体来说,教师可设置目标为:让幼儿学会画出长颈鹿本身的基本特征,例如小小的头、细细长长的腿、长长的脖子、身上的花纹等;能够描述出长颈鹿的简单动态并创造性地表述;享受创作过程中的快乐。
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教学目标确认之后,教学方法是决定效率与效果的关键。新课程改革的风暴促进了人们对教学方法的反思,科学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幼儿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无论如何,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孩子爆发想象力,课堂中兴趣更充足,学习更快。
为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开始,例如《可爱的长颈鹿》一课中,先以长颈鹿和小羊的故事启动课堂,长颈鹿可以吃到树叶,而小羊能钻到门洞外,吃到围栏外的草,由此启示学生所有人都各有所长,同时让大家从这个故事里看出长颈鹿最突出的特点:脖子长。在具体的教学时,教师还可以让大家拿着各种动物的面具,在一个大森林里开会讨论所有动物的特点,尝试在教师的引导编排下演出一些童话、寓言等。总之,没有一劳永逸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内容因时制宜地选择,而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是检验教学方法是否科学的最核心标准。
三、课堂对话的平等化
幼儿总是对教师掌握丰富的知识、能歌善舞充满崇拜之情,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情感营造出尊师重教的基本氛围。但另一方面,过度的敬畏之情只能让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对课堂充满畏惧,因此,教师还应该充分尊重、热爱、信任幼儿,注重师生的平等互助。首先,教师应与幼儿之间积极开展充分而正面的情感交流,不得使用体罚等手段对学生心灵造成创伤。积极正面的情感有助于幼儿产生强烈的被支援感觉,更容易产生高效的互动,对于教师亦是如此。教师不应排斥幼儿由于自制能力较弱、情绪化严重等引发的违背自身意愿的系列行为,应努力通过交流与互动,让他们勇于正视自己的问题,积极改正不良的习惯。总之,课堂中师生对话的平等化很重要,这需要教师拥有更宽容的心态和较好的亲和力。
四、教学手段的灵活化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到教学中的各种技术也日益多样化。PPT、动画等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不可否认,这些新设备、新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因此,幼儿教师也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从一定意义上说,灵活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得教学时间、空间更加灵活,儿童的学习兴趣能更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
以“神八”发射为例,不少幼儿在耳濡目染下,难免对宇航员、神八的发射、与天宫一号对接的景象等感兴趣。教师可以在课上融入这些问题的探讨,让大家通过多媒体影片了解宇航员的生活,探讨宇宙的神秘。在这些问题的讲解中,教师还可以邀请“小科普专家”进行科普宣传,通过小组互动、知识竞答等各种方式提升课堂氛围的活跃度。
教师是幼儿课堂的主导者,教学方法的施行、教学目标的把握、教学手段的运用,最终都是由教师本身决定的。因此,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对广大教师而言,是幼儿教学中真正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的内在手段。
参考文献:
[1] 石小芳.论有效的课堂管理.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7(12).
[2] 富丽君.浅谈实现有效课堂管理的方略.当代教育论坛,2008(2).
(责编 潘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