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乳膏介导体外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来源 :武警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911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综合评价利多卡因乳膏作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介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非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试验组为利多卡因乳膏介导组,对照组为超声耦合剂介导组.治疗期间所有患者给予药物、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背根神经节射频调节术和神经阻滞术.此外,试验组采用利多卡因乳膏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介质;对照组采用超声耦合剂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介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触诱发痛治疗有效率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即刻、2周、4周、8周和12周疼痛程度、触诱发痛情况和情绪情况;比较两组试验期间阿片类药物和普瑞巴林用量,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在治疗后即刻和2周时,试验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1.96±0.77和2.25±0.89;对照组VAS分别为2.97±0.79和3.40±0.8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VAS较低(P<0.05).在治疗后4周、8周、12周时,试验组VAS分别为8.04±2.90、2.82±0.65和2.64±0.91;对照组VAS分别为2.87±0.61、3.07±0.72和2.98±0.72.两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片类药物和普瑞巴林用量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羟考酮和普瑞巴林用量较少.两组均未发现发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 利多卡因乳膏作为发散式体外冲击波的介质,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时,可以降低疼痛程度,提高触诱发痛缓解率,减少普瑞巴林和阿片类药物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