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野外实习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27315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文地质野外实习是建立水文地质专业本科生专业思维和素质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分析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为提高水文地质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文地质 野外实习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P6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59-01
  水文地质野外实习是水文地质专业三年级本科生的必修课,教学目的在于巩固已学专业基础知识、开拓专业视野、提高分析水文地质现象、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其对专业的热爱。野外实习教学与课堂教学有较大差异,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也较多。分析主要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对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文地质野外实习教学特点
  水文地质野外实习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知识类型不同,更多地从陈述性知识转为程序性知识。这就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而学生的知识基础、动手能力和学习热情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其次,教学资源是实地水文地质现象和具体生产实践问题,其典型性和复杂性对于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第三,水文地质现象或问题的解释具有多解性,因教师专业背景不同,理解和解答的深度不同,也影响着教学效果。第四,野外实习受到天气因素制约,影响着实习内容和时间的安排,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水文地质野外实习教学效果主要影响因素
  影响水文地质野外实习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素质、学生素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条件和天气条件等。
  教师素质:教师专业背景不同,对水文地质问题理解不同。如对温泉成因,可从新构造控水理论、蓄水构造理论、储水构造理论等不同角度理解,解释难度存在差异,影响学生的接受程度。
  学生素质:学生学习能力和热情存在差异,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水文地质问题的理解和与教师的沟通程度不同。身体素质不佳或知识储备不足,直接影响其对于问题的理解;与教师的沟通不足,将导致对关键环节的理解缺失,从而影响到整体理解。
  教学方法:因水文地质现象具有时空四维特征,教学上需从点上的水文地质现象扩展到平面上地层露头分布、空间上地质体三维结构,再到地下水流场时空四维结构。需针对水文地质现象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逐步达到对于现象的完整认识。教学中知识点安排、教学道具运用、有效互动对于教学效果都有重要影响。
  教学资源条件:野外实习旨在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建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故水文地质现象越典型,教学效果就越好。
  天气条件:因实习多在暑期雨季进行,若遇阴雨连绵天气,多数路线无法出队,造成教学时间缩短;或者因前期降水偏少,泉水干涸,都将影响教学效果。
  三、提高水文地质野外实习教学效果的措施
  针对以上影响水文地质野外实习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需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
  提高教师素养:教师需据教学内容特点完善知识结构,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扩展学生知识视野,拓展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一方面要求教师注意拓广自身的理论体系,一方面需互相研讨以取长补短。
  提高学生素养:学生在实习之前要充分复习必要的基础知识;在实习中要预习和熟悉实习路线内容,带着问题去观察和思考。此外,还要考虑学生身体素质,适当安排活动量,对其身体和毅力进行合理的锻炼,并加强沟通,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的习惯。
  改进教学方法:首先应重视和加强实习动员,这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野外安全意识,还可使其重视和热爱实习,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其次,可采用从点到面的多维教学方法,即从知识点准确解析,到面上全面踏勘,建立起水文地质现象的整体图景。其关键在于从点到面的连接,需要教师用逻辑主线将知识点进行有机组织,用情感主线在关键节点对学生进行启发和鼓舞,从而达到良好的互动和传授效果。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对已遭破坏的教学资源,可采用其他手段弥补。如采用视频呈现原四零八温泉泉口情景,尽可能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对于破坏严重的资源,需重新开辟相似的实习路线。此外,对典型教学路线,应与当地政府进行沟通,对其进行有效保护。
  适应天气条件:因天气条件直接影响着水文地质现象尤其是泉的流量、河流水及实习路线的通过性,这就需要适应天气条件,合理安排实习路线和实习时间,以求最大限度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论
  水文地质野外实习的教学与课堂教学有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识类型转变、教学资源限制、现象多解性和天气因素制约等,其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素质、学生素质、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条件和天气条件等。根据野外实习教学实践,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有望有效提高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长来,曹剑锋,卞建民.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学实习指导[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2]武雄.水文地质专业教学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初探[J].科技信息,2008.
  责任编辑:孙瑶
其他文献
目前,农村留守学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有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农村留守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理应受到全社会的特别关注.解决
期刊
摘 要:音乐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的教学能起到丰富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作用。在当前高中教育不断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音乐教师的角色定位显得非常重要,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来实现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值得教师的关注。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笔者首先分析了音乐教师多重角色实现的困境,然后具体分析了音乐教师如何做好角色扮演,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摘要:视唱练耳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必修课,是系统训练学生音乐听觉的综合性课程。本文主要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精神层面的渗透、对师范性特色的注重三个方面出发,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师 音乐教育 视唱练耳教学  中图分类号:J6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57-01  视唱练耳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要必修课,它是一门系统训练
[摘要]由于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云南财经大学在东南亚国家中知名度的不断提高,东南亚各国相继来我校攻读经济或管理类硕士、学士学位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而计算机基础课程是这些学位留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本文针对东南亚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留学生 计算机基础课程 教学    一、背景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外国到我国留学的学生日愈增多
[摘 要]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探讨了高等农业院校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博士 教育质量 内涵 外延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启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而博士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过渡过程中,其质量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而高等农业院校博士
摘 要:随着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度在逐步提高,幼儿时期是人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语言能力的培养作为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幼师作为幼儿语言培养的启蒙老师,对于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天性、提高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语言能力;培养  幼儿年龄较小,身心发展刚刚开始,从娃娃抓起的教育事业要求幼师注重培养方法,引导幼儿在
机械液压系统是冶金制造的重要支持系统,而机械液压污染容易造成冶金机械液压系统运行的不正常,影响到冶金企业的运营与发展.本文从冶金机械液压系统运行与维护的实际出发,分
期刊
法律基础课程作为高专教育体系当中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好的掌握法律条款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