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驱油孔隙动用规律的核磁共振实验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rr0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常采用室内岩心分析来进行水驱油研究,但是常规方法无法给出水驱油过程岩石不同大小孔隙的动用情况.借助于核磁共振T2弛豫谱技术,将含油孔隙区间划分为弛豫时间小于1Oms、10~100ms、大于100ms三个孔径区间,对长庆油田地区5块岩心样品进行了水驱油后不同大小孔隙动用规律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5块岩样水驱油剩余油主要存在于弛豫时间小于10 ms的小孔隙和10~100ms的中等孔隙中,大于100 ms的大孔隙内剩余油含量很小.提高水驱油压力梯度后,增采油量主要来自10~100ms的中等孔隙和大于100
其他文献
确定实钻轨迹上任一点的轨迹参数是进行法面距离扫描的前提,提出了用拉格朗日插值法进行分段插值解决这一问题;对传统算法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改进,所做的改进包括分两步求解扫描点
采用SiC颗粒级配的方法形成了SiC-Si复相陶瓷材料,研究颗粒级配SiC-Si的组织结构及其对SiC-Si复相陶瓷干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SiC颗粒级配方法能明显改善SiC-Si
本文深入地分析了歧义切分字段产生的根源和性质,把歧义字段从性质上划分为四类,并给出了消除每一类歧义切分字段的有效方法。在对歧义字段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分精
轻质油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国外已进行了许多实验室研究,某些现场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开始,以吐哈鄯善油田的稀油为实验样本,通过两种实验装置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