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情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l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其本身就是一种形态美、形象美、情感美的高层次活动。学生从生动可感的美的形态把握中可以形成一种审美创造力。在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在一定的目标引导下,在自己的思维空间纵横捭阖,逐步地将自己心灵瞬间感受填充得清晰明了,使自己品尝到创作的喜悦。本文从把握课标要求,发掘教材内涵;培养审美意识,感悟心灵体验;展开合理想象,提高审美能力;品词析句鉴赏,陶冶审美情操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审美情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情趣;培养途径
  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努力开拓学生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的《语文课程》要求,给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指明了方向。
  一、把握课标要求,发掘教材内涵
  现行新课标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大都“文质兼美”,既是语文教学的典范文章,又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文本。课文中无论是语言、结构、形式、意境、内容等无处不充实着美,这些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在把握课标要求、熟练驾驭课文知识层次和知识训练的同时,给予充分挖掘。用美的观念去引导、启发、涵濡,把他们引入“物我两忘”、“澄思渺滤”的爱美、审美境界。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诗歌、散文、寓言故事、小说都可以用音乐来创造意境,这些课文一旦与和谐生动的旋律相结合,学生的情感更容易被唤醒,被丰富。如,朱自清的《春》,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作者没有用上“美”字,假如没有用心去品味、感受,是很难寻找到它那优美的意境,作者对嫩绿的小草、万紫千红的花朵、勤劳的迎春者等形象细腻的描绘。我在教这篇课文,我采用的就是“配乐法”,我通过了优美的乐曲,创造环境氛围,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让他们在轻快明朗的音乐声中领会散文意境,与作品产生共鸣,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引导学生们去感受其中的意境美,这样一来他们的情感被唤醒了,自然而然,他们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提升。
  二、培养审美意识,感悟心灵体验
  审美的心理结构是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要素组成的感受体验系统。这样的心理结构,给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审美意识提供了多种可行性,学生可以通过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课文中的美。例如,我们学习《三峡》,对“素湍、绿潭、倒影、绝峡、怪柏、悬泉、飞瀑”,可以亲自体验文字的描述,可以听录音,可以看电视录像。教师调动一切可行方式让学生最直接最有效感觉、知觉,来树立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趣。学习《天净沙秋思》就可以指导学生用先吟诵后作画的形式,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萧条、荒凉的秋景,并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形成“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从而感受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只有通过感知,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才能把握审美对象的各种状貌,才可以引起美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为进一步赏析、理解奠定感性基础。平常说的“真情实感”,必须要先有“实感”,才能有“真情”。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说通过感受,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感知能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学生需调动所有感官“目视、口诵、耳听、心惟”,进行综合的心理体验,形成立体交叉思维,使其从多方面感知作品,获得美的体验。
  三、展开合理想象,提高审美能力
  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想象在已有的知觉、表象及其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对这些知觉和表象予以重新组合与安排,不仅创造出新的知觉和表象,而且赋予他们以新的形式和意义。在当今的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对课文过实、过细的分析,不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接收器”,思维被遏制,能力被苑囿。没有想象、联想,对知识的认识就不会扩展和深化,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实际上大量的作品都存在着一个“意义空白”和不确定区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的语言情节等因素,让学生插上联想的翅膀,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景中,对人物、故事情节等进行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与作者形成共鸣。如《最后一课》中:“‘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请结合语境,发挥联想,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替韩麦尔表达出所要说的话。再如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有意识地把“蜀道之难”的形象着力加以夸大,从而表达出诗人所感受到的“蜀道之难”。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运用自己的“内觉体验”去把握、去体验,让学生沉浸在作者创设的艺术境界中,感其情、悟其理,发挥联想、想象的优势,让学生创造新的艺术美,培养学生的审判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
  四、品词析句鉴赏,陶冶审美情操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蕴含“情趣”、“意趣”、“理趣”等,这些深层次的美,还需要探究和思考,需要“理解”去把握。也就是说,美的感受不仅是一种形象的直觉,它同时更是一种思维的深化,要有一个理解和欣赏的过程。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是将理化为情,情又融为理。李商隐的诗再好再美,如果没有“理解”诗中的暗喻和象征,就不能充分欣赏到它的美质,那将失去它的深沉的意蕴和美学的真髓。学《梅岭三章》在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浩然正气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诗中那真挚而深沉、豪迈而悲壮的语言的分析。学《背影》感受父子情深的此刻,更应引导学生学习肖像描写的手法及质朴却包含深情的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个体生理因素、文化差异、生活境遇和人生阅历的不同,从审美对象上所产生的审美趣味就会有质和量的差别,在欣赏同一部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对于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于中学生文学欣赏的多样性,教师不应遏制,要根据新课标教材的安排,因势利导、循环渐进的教育学生认识作品中的精华,去粗取精,自觉地欣赏作品中的各种美。
  总之,中学教材内容丰富,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美感,让他们懂得欣赏美,热爱美,发现美,感受美。给他们提供实践条件,让他们自觉的追求美,创造美,潜移默化的陶冶他们的情操,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学)
其他文献
10月3日至7日,由省教育厅、省体育局主办,黄石市教育局、黄石市体育局承办的湖北省首届体育特色项目学校田径运动会在黄石市第一中学隆重举行。
近日,竹山县对111名独女户或双女户计生家庭的“自强女孩”进行了表彰。
《黎明》是一首意大利作曲家列昂卡瓦洛(Leoncavallo)的声乐作品,作品内容短小精悍,在技术上的使用却独具匠心,运用极富戏剧性的旋律去表达一种对爱情向往和忠贞;笔者结合自身的演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的实施方法,可以在教学中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在合作中开展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引导学生,构建师生
日前,监利县召开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决定采取三大保障措施加快教育发展。
时下,反思成为一个热门词,大家都知道反思的重要性,但如何有效反思却让人举步维艰.rn山东杜郎口中学多年坚持着一个大胆的做法——每日两次反思会.这种反思会一反常态,在学校
获得了A-调查和函数λλ3r (λ1,λ2 ,Ω)的一种局部加权Poincaré不等式.该不等式可用来估计各种不同形式的积分.
2012年,郧县教育局全面启动“班班通”工程,共投入资金1184.31万元,涉及全县完小以上87所学校,827个班级。
本文对极高英语时间的利用牟进行了思龙。并根极自己的教学经验,用实例叙说了怎样提高英诰涑令时甸的利川率。
好的文章,要求内容丰富、证据充实,可有许多学生作文却空洞说理,无材料可用.相似联想法、对比联想法、背景切入法、经历切入法、原因分析法、性格分析法等方法,可以解决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