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乙酰化酶sirtuins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有利还是有害?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D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严重危害公众健康。迄今为止,脓毒症机制尚未完全诠释,仍然是众多临床医生及实验室研究人员面临的巨大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去乙酰化酶sirtuins在脓毒症的不同阶段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sirtuins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Sirtuins家族由7个成员组成,其中sirtuin 1已被广泛报道;除sirtuin 1外,也有其他成员参与了脓毒症炎症及代谢通路调节的报道。值得一提的是,sirtuins家族各成员间可能存在着相互调控的作用网络。因此,根据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近年来发布的相关文献,对sirtuin 1/2的可能机制及sirtuin 3的下游效应进行总结,通过归纳脓毒症中sirtuins家族成员间的相互作用,为以后的研究及潜在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手术第一步:是先“造型”。只见吴晓婕用专用笔画出需要“种植”头发部位的形状,“造型”或圆或扁、或长或短,最终还要请病人自己定夺,因为日后的发型效果就取决于这个“设计稿”。医生的审美观很重要,有经验的医生设计出的“造型图”不仅自然、符合毛发生长原理,还能帮助病人弥补容貌缺陷。    第二步:“造型”得到刘先生首肯后,吴晓婕用手术刀在他后脑勺正常毛发处切取了一块带毛囊的头皮,然后迅速将伤口缝合。这个过
期刊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PTCD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PTCD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月—2017年6月35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
在我国脑血管病已成为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1].脑血管病年发病率为116/10万~219/10万,每年新发病患者>200万,脑卒中病死率为58/10万~142/10万,全国有脑卒中患者约700万,其中70%左右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既往认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良性发作,然而随着对TIA认识的深入,TIA已被认为是脑卒中的紧急先兆而成为需要急诊处理的疾病[2].正确诊断TIA
2018年,国际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推出了1 h集束化策略,并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食道压监测、平衡盐液体复苏、抗菌药物新品种、血管紧张素Ⅱ治疗严重血管扩张性休克、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的高级气道管理、感染性休克的细胞免疫治疗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在ARDS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有创-无创序贯撤机、感染性休克的特利加压素治疗、有创通气患者的吸入治疗、氟哌啶醇预防谵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