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棚早熟西瓜栽培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ongji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整地施肥
  冬前深耕25 cm,进行冻垡,使土壤疏松。一般底施优质厩肥60~75 t/hm2(或腐熟鸡粪45~60 t/hm2)、过磷酸钙750 kg/hm2、硫酸钾225~300 kg/hm2、腐熟饼肥1 500 kg/hm2。将底肥的1/2全面撒施,再翻入土中,整平后开沟集中施肥和作畦。棚内的作畦方式一般可采用小高垄和高畦,行距l.0~1.2 m。同时将底肥中另外1/2的有机肥施入丰产沟内。
  2定植
  大棚西瓜在采用3层薄膜覆盖情况下,可比拱棚双覆盖早定植10 d左右。采用支架栽培方法,先在扣膜的畦面按株距划出定植穴位,然后选晴天定植,在9:00—15:00栽完。定植穴的大小应与土坨或营养钵大小相适应,向穴内浇适量底水,待水刚渗下时即栽苗。栽苗时先小心脱掉塑料钵,将完整土坨栽入定植穴内,使土坨表面与畦面平齐或稍露出。摆正瓜苗,即填土后轻轻压实,以利于缓苗。全棚栽完后,可清扫畦面,并在垄面上插小拱架,其上扣薄膜,为了补苗,棚内应同时多栽一些后备苗。
  3大棚管理
  3.1温度管理
  定植后5~7 d内,要注意提高地温,保持在15 ℃以上,促进缓苗。若白天温度高于35 ℃,则应设法遮光降温。缓苗后可开始通风,以调节棚内温度,一般白天不高于30~32 ℃,夜间不低于15 ℃,此期间可通过开闭天窗来控制棚温,当瓜蔓长30 cm左右时,可撤除小拱棚。大棚西瓜盛花期,应保持光照充足和较高的夜温。若人工授粉后夜温较低,会造成落果和影响果实肥大。外温超过18 ℃时,应加大通风,天窗和棚两侧同时通风,保持白天不高于30 ℃。
  3.2湿度管理
  大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在采用地膜覆盖的条件下,可明显降低空气湿度。一般在西瓜生长前期,棚内空气湿度较低,但在植株蔓叶满架后,由于蒸腾量大,浇水量增加,使棚内空气湿度增高。白天相对湿度一般在60%~70%,夜间达80%~90%。为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可采取晴暖白天适当晚关棚,加大空气流通,也可在行间铺草降低土表水分蒸发。生长中后期,以保持相对湿度在60%~70%为宜。
  3.3增加采光量
  西瓜要求较强的光照强度。但由于大棚的棚膜表面结露珠或不洁净,常导致棚内的光照强度降低,特别是在多层覆盖情况下。因此,应注意保持棚膜洁净,不要用透光性能很差的旧薄膜。大棚内光照主要来源于顶部(上光)和侧面(侧光),地面薄膜在生长前期也有一定的反光作用。距地面1 m以上叶面积的正常光合作用,对西瓜产量影响很大。因此,在西瓜生长期应始终保持棚顶部和两侧面光线畅通无阻地进入大棚内部,使棚内1 m以上叶片在生长中后期也能获得足够的光照。应严格整枝,及时疏枝和打顶,使架顶叶片距棚顶薄膜有30~40 cm的距离,防止行间、顶部和侧面郁闭。在绑蔓时,要注意使叶片层间有20~30 cm的间距,防止相互重叠。
  3.4棚内气体调节
  大棚密闭条件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严重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和同化产物的积累,可人工补充棚内二氧化碳含量:一是在棚内堆积新鲜猪牛粪,猪牛粪发酵过程中可释放二氧化碳;二是燃烧丙烷气可产生二氧化碳;三是应用焦炭二氧化碳发生器,在焦炭充分燃烧时释放出二氧化碳;四是在不被腐蚀的容器中放入浓盐酸,再放少量碳酸钙,通过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法最简便;五是施用二氧化碳肥。
  3.5水肥管理
  一般在缓苗后,如地不干,可以不浇水;若过干时,可顺沟灌1次透水。此后保持地面干湿交替,控制浇水,增加地温,使瓜秧健壮。在伸蔓期插支架前,可浇1~2次水,水量适中。开花坐果期不浇水,以防止徒长,促进坐瓜,幼瓜长到鸡蛋大小后,可每隔3~4 d浇1次水,促进幼瓜膨大。大棚西瓜可在支架前,小拱棚撤除后进行追肥,在瓜垄两侧开浅沟施氮、磷复合肥300 kg/hm2、硫酸钾75~150 kg/hm2,以促进伸根发棵,并为开花坐果打下基础。幼瓜坐住后,长至鸡蛋大小时,结合灌水冲施45%硫酸钾复合肥300 kg/hm2,促进长瓜。果实定个后,可用0.3%磷酸二氢钾叶面追肥1~2次。
  4植株管理
  4.1整枝绑蔓
  4.1.1整枝。当伸蔓后,主蔓长30~50 cm时,侧蔓也已明显伸出。当侧蔓长到20 cm左右时,从中选留一壮健侧蔓,其余全部去掉,以后主、侧蔓上长出的侧蔓也及时摘除。在坐瓜节位上方再留10~15片叶,即适时打顶。整枝工作主要在瓜坐住以前进行,支架栽培情况下,去侧蔓(打杈)工作要一直进行到满架、打顶。在去侧蔓的同时,要摘除卷须。4.1.2搭架绑蔓。在定植后20 d,主蔓长30 cm左右,去掉大棚内小拱棚后,立即进行插架,可按每株瓜秧插2根竹竿,插在植株两侧、距植株根部10 cm以上,竹竿要插牢、插直立,插立架后开始引蔓、绑蔓。当蔓长30~40 cm时,即可将匍匐生长的瓜蔓引上立竿,每蔓引1根竹竿,绑蔓作业中应注意理蔓,后期绑蔓应注意不要碰落大瓜,绑蔓和整枝工作可结合进行。
  4.2人工授粉
  根据棚内西瓜的开花习性,应在8:00—9:00进行授粉。阴天雄花散粉晚,可适当延后。为防止阴雨天雄花散粉晚,可在前1天下午将次日能开放的雄花取回,放在室内干燥温暖条件下,使其次日上午按时开花散粉,再用此花给雌花授粉。应从第2雌花开始授粉,以便留瓜。
  4.3选瓜、吊瓜
  为提高单瓜重和使瓜形端正,应选留第2雌花上坐的瓜,留瓜过早则瓜小而瓜形不正,过晚则不利于早上市。一般授粉后3~5 d,瓜胎即明顯长大,要优先在主蔓上留瓜;若主蔓上留不住瓜,可在侧蔓上留瓜。在支架栽培情况下,当瓜重0.5 kg时,应及时进行吊瓜,防幼瓜增大后坠落。在地爬栽培情况下,应如拱棚栽培一样进行选瓜、垫瓜和翻瓜。
  5病虫害防治
  大棚西瓜生长期主要虫害为蚜虫,可在定植前喷吡虫啉液防治,膨瓜盛期可采用生物防治措施。白粉病可喷施粉锈灵防治。中后期要加强通风,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作者单位:165100黑龙江省呼玛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南方杨树林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生物灾害问题,严重影响树木的良好生长,甚至出现经济损失。因此,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需针对南方杨树林生物灾害进行科学控制,利用合理方式解决问题,促进杨树林管理工作的良好实施。基于此,下文针对浙江省淳安县浪川乡杨树林的生物灾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点科学控制建议。  1 病害的控制措施  1.1 病害形成的原因分析  杨树林的病害成因较多,通常情况下,杨树在感
北方冬麦区是秋季播种,需经过冬季、春季低温干旱的天气,生育期长,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小麦的高产对土壤肥力有很强的依赖性。小麦施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麦田氮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EN与IGFⅠR的相关性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胃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042-01  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乡的农业新科技推广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水稻塑盘钵育抛秧推广面积已占全乡水稻移栽总面积的70%。这项技术具有省时、省工、省秧田、低成本、高效益等增产措施,以为我乡广大农民所接受,但它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综合措施,在具体操作时部分农户仍然掌握不了其关键环节,
一直困扰养猪业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猪的病毒性腹泻,这个病是由细菌、病毒、环境、饲养等它能引起猪的死亡率上升、肥猪掉膘,因此会让养殖户挣得少而投入的费用和药费的开支增加等等。这个病严重影响到养猪业的发展,所以大家应该特别重视这个问题。  1 猪的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因  猪病毒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经常出现在猪的繁殖过程中。以前这个病会发生在冬季,现在却是一年四季都有,目前为止夏季的发病机率明显上升,而
目的通过分析雌激素对大鼠垂体Pit-1基因表达的作用,探讨雌激素诱发大鼠催乳素瘤的发病机制。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去势手术后分2组:(1)对照组(C组,n=16)皮下植入空白硅胶管;(2)雌激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畜牧养殖业的重视,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多的扶持,养猪业也逐渐朝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猪场规模不断扩大,保障了市场的猪肉产品需求。但当前一些猪场在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导致爆发了各种猪疾病,因而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完善,不断提高猪场管理水平,确保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1 当前猪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养殖户对猪的疾病防治意识淡薄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一些养
圆葱又名洋葱,属百合科葱属,草本植物,耐寒、喜湿、适应性强,产量高,深受广大群众喜欢,依据几年来的生产实践,其主要栽培技巧要点如下:  一、适时育苗  1、选用优质品种:选高产质优的苹果圆葱。  2、场地选择:选地势平整、土质肥沃、四周无高大建筑物的场地建塑料大棚育苗。  3、育苗:育苗播前在棚内床土上扬施发好的农家肥每亩用量为1立方米。用锹翻入土中,再用耙子整平床面,在此同时在棚外筛细土准备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