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半胱氨酸功能化三维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研究

来源 :离子交换与吸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softl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常压下制备了L-半胱氨酸功能化三维石墨烯(L-3DRGO),研究了L-3DRGO对MB分子的吸附机理.氧化石墨烯(GO)在常压水浴中与L-半胱氨酸(L-cys)反应后,结构中的含氧官能团被大量去除,L-cys被氧化为胱氨酸,实现了GO的还原和接枝改性,并通过酰胺反应将还原后的GO片-片相连,构建成三维网络结构.L-3DRGO对MB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为单层吸附,通过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计算得到的相关系数(RL)在0~1之间,增大MB初始浓度可以有效克服固液两相之间的传质阻力,有利于吸附的进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描述MB在L-3DRGO上的吸附,当MB的初始浓度为500mg/L时,L-3DRGO对MB的最大吸附量为446.43mg/g.吸附过程的焓变与熵变均为正值,说明L-3DRGO对MB的吸附是一个吸热和熵增的过程.在298~338K范围内,△G0为负值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MB在L-3DRGO上的吸附可自发进行,适当升温利于吸附过程.整个吸附过程均伴随有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吸附速度的主控步骤由液膜扩散转化为颗粒内扩散.
其他文献
以氨基酸衍生物N-(4-吡啶甲基)-L-缬氨酸盐酸盐[(4L-Hvgly)HCl]作为配体,与ZnSO4·7H2O金属盐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出了稳定的离子型氨基酸金属-有机骨架材料Zn-MOF(C1),元素和热重分析证实该晶态材料基本单元包含1∶1的Zn∶ 4L-H2vgly阳离子骨架,氯离子为端基配位;SEM表明其形貌呈六棱柱,表面疏松多孔.将该离子型MOF应用于有机染料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实验,其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效率达97.2%,10min内可降解完全;对罗丹明B (RhB)和亚甲基橙(MO)的去
以辽宁北部特色农产品榛子的壳作为碳源,制备了榛壳活性炭,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榛壳活性炭对苯酚类化合物(苯酚、2-氯苯酚、2,4-二氯苯酚和2,4,6-三氯苯酚)的吸附性能及吸附行为.结果 表明,榛壳活性炭对苯酚、2-氯苯酚、2,4-二氯苯酚和2,4,6-三氯苯酚的吸附量分别为127.2mg/g、176.4mg/g、108.3mg/g和55.6mg/g;10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当苯酚的pH值在2.2~9.3、2-氯苯酚和2,4-二氯苯酚的pH值在2.2~8.4,2,4,6-三氯苯酚的pH值在4.3~7.
本文以对苯二甲酸和ZrC14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UiO-66吸附剂,将UiO-66与PES共混后,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UiO-66/PES吸附功能膜,对水中的苯酚进行吸附研究.采用FT-IR、XRD、SEM对UiO-66及UiO-66/PES吸附功能膜进行表征分析.该膜对苯酚进行静态吸附实验、吸附动力学实验以及动态穿透实验,结果表明,吸附机理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该吸附主要为化学吸附.吸附-脱附实验表明,UiO-66/PES吸附功能膜经3次循环仍对苯酚
针对搬迁化工场地遗留高色度地下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色度来源不明、处理水量较大、需原地处理等问题,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水滑石,并使用壳聚糖进行改性,脱除化工场地遗留高色度地下水色度.利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材料,研究色度脱除的原理,通过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验证色度脱除的效果.分析表明,改性水滑石材料孔隙结构发达,层状结构清晰,与未改性水滑石相比吸附速率快、容量高,是有效的色度脱除材料.吸附前后的红外光谱对比与C1-浓度实验表明,脱色的机理包括表面吸附
开发了基于离子转换色谱原理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饮料中无机阳离子的新模式.本方法在常规离子色谱的基础上引入两根离子转换柱,使无机阳离子经过两步转换后定量地转换成具有相同紫外响应的碘酸盐,之后用紫外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在ThermoFisher CS16阳离子色谱柱上,采用MSA(甲基磺酸)等度洗脱方式实现了6种无机阳离子的分离.结果 表明,6种无机阳离子的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在6.063~28.34μg/L与19.89~81.46μg/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2在0.9991以上)
金霉素、四环素和土霉素等是常用兽用抗生素,随着家畜排泄物堆肥的使用,3种抗生素进入到环境中成为新兴的污染物.本文采用一锅法,以葡萄糖为还原剂,制备了自组装的Fe3O4纳米颗粒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Fe3O4@rGO),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Fe3O4@rGO对3种抗生索的吸附性能和行为.表征结果显示,Fe3O4@rGO具有两种前驱体的特征,Fe3O4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rGO表面上.吸附结果表明,Fe3O4@rGO对3种抗生素的吸附速率很快,20min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当溶液pH值在4~8时,pH值
乙醇胺(Ethanolamine,ETA)与分散剂在核电站二回路中联合使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典型分散剂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PAA)对凝结水精处理树脂的影响有待研究.本文研究了PAA与罗门哈斯树脂的相容性问题,探讨了PAA对树脂的吸附特性及对工作交换容量的影响,并给出了树脂的解吸(再生)方法.实验结果表明,PAA会导致树脂工作交换容量下降,随着PAA浓度的增加,树脂污染加剧,且阴树脂污染比阳树脂严重;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Langmuir方程能更准确描述罗门哈斯阴树脂对PAA的吸附
以海藻酸钠(SA)、纤维素纳米纤维(CNF)和聚乙烯亚胺(PEI)为原料,制备了三元复合水凝胶珠SCP@PEI,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测试结果均表明其已被成功制备.pH值为3时,其对Cr(Ⅵ)的吸附效果最佳,这主要与Cr(Ⅵ)的赋存形态有关.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可较好地拟合其吸附等温线,对Cr(Ⅵ)的最大吸附量为6.49mmol/g,热力学参数表明,吸附为自发、吸热、熵增的过程.吸附动力学曲线遵循拟二级动力学模型,6h可达到吸附平衡.主导作用机制包括质子化胺基参与的静电吸附、羟
针对网络谣言管控难以获得唯一方案的问题,设计了犹豫中智语言环境下PROMETHEE多属性决策方法.首先,给出了新的犹豫中智语言投影测度;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体现决策者的风险态度的犹豫中智语言优势度测度,以此作为PROMETHEE方法中的偏好函数;利用广义Banzhaf值全面度量属性之间的关联程度;最后,以一个网络谣言管控方案选择的案例说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以区间粗糙数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区间优势度的区间粗糙数比较公式,通过引入参数a调节决策者对区间粗糙数下近似和上近似的重视程度,以充分考虑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在此基础上,引入优势度阈值β并定义了基于优势度的优势关系粗糙集模型,进一步给出了此模型框架下的四种排序方法.对优势度、优势关系及排序方法的相关性质进行了证明,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模型与排序方法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