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不同海拔地区马铃薯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

来源 :贵州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贵州不同海拔马铃薯高产、高效的施肥技术,在贵州低海拔的黄平和高海拔的威宁县进行了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马铃薯熟期不同,对氮磷钾肥需求有差异;中低海拔地区种植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的氮、磷、钾用量为N 10kg/667m2、P2O59kg/667m2、K2O 18kg/667m2;高海拔地区种植晚熟马铃薯(威芋3号)的氮、磷、钾用量为N 16kg/667m2、P2O59kg/667m2、K2O 16kg/667m2,按此推荐量施肥,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贵州小桐子种质资源,以充分发挥其生物能源的作用,对贵州省罗甸县、望谟县、册亨县和贞丰县4个地方的小桐子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
盾水螨总科是水螨的一大类群,其下阶元间分类系统和系统发育存在争议,目前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对该类群分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尚欠深入。对盾水螨总科生物学和分类学研究的发展、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方式亟需变革。核心素养的养成要求课堂教学中知识观及教学观的转型,使学生达到能动学习,为此提出了深度教学的教学方式变革方式,具体体现在
为了探索辣椒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模式的增产效应,提高辣椒地膜覆盖栽培水平,对黔辣2号进行了白色、黑色地膜覆盖栽培对其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地膜覆盖栽
<正>教研员作为教育教学的专业引领者,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为教育理论扎根实践架起了桥梁,为教育实践凝练思想编织了纽带。因而,教研员的角色定位既不能等同于大
课后习题是小学语文教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两版教材课后习题的异同,将有利于深入理解教材,把握部编教材新方向。通过分析两版教材的课后习题,尤其是保留课文课后习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