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扶贫:汾酒扶贫新路径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zhenzhuo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贫困的北方乡村是什么样子?
  2015年8月,当闫学平回到土生土长的山西吕梁方山县,来到马坊镇马坊村时,映入眼帘的,是破烂不堪的主街、无人修缮的水管和坏了的路灯。村里一入夜就漆黑一片,有近一半的村民都是贫困户。而这个村子,还是镇政府所在地。
  在这一年,陷志鹏29岁,从汾酒集团来到马坊镇树林则村,感叹于原初的乡村风貌和宜人的空气质量,他第一次成为农民的伙伴,虽听不懂村民们的方言,但仍能感觉到这里的人际关系是简单直接的—高兴就同你笑,生气就冲你发火。
  当时的他们,还不能预见自己的未来将如何嵌入这些普通的贫困村,但他们已准备适应身份的新转变:从汾酒集团的员工到被派驻到方山县马坊镇各村的第一书记。
  从2015年8月起,汾酒集团开始定点帮扶方山县马坊镇马坊、树林则、西沟、赤街和赤街会五个行政村,帮助五个村的964户贫困户,2646个贫困人口,以及所有在这里生活的近五千村民脱离贫困境地,获得更好生活。
  也是在这之后,人员、资金、产业,进入了马坊,五年时间,人们见证了村子一一摘掉贫困帽、破败的乡村展现新颜,也见证了村民们的生活渐入佳境。
  而在全国,区域性整体贫困也已基本得到解决,这场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脱贫攻坚历史任务,这一贯穿中国历史的遥远士人理想,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逼近了实现的可能。

从无到有


  和制约很多地方发展的问题一样,马坊镇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它位于方山县北深处山区,遍布土石与沟壑。
  没有集体经济,没有集体产业,村民们普遍靠着自己种地的那点收入过活,情况好点的,维持基本生活,不太好的,日子紧巴巴地过。有能力的年輕人待不住,只想着离开,而年轻人走了,村子的发展更无从谈起。
  陷志鹏刚来树林则时,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情况。他有力气、有朝气、有干劲,但在村中老人看来,这个外来的小伙子太年轻,又讲着听不懂的话,他来干啥的?他能行吗?
  陷志鹏的心里也有许多问号,他知道自己来的任务是要带着村民们脱贫,但怎么让理想落地?具体该做些什么?又如何亲近农民?这些问题没人教,都要自己摸索。
  他的办法是依靠村里的党组织来发动群众,通过班子建设、发展党员、召开党会、组织活动,先把班子的凝聚力提起来,然后让党员干部带头做事,鼓励农民改种经济作物。
  他放低姿态,努力融入村民之中,对年纪大的以叔叔伯伯相称相敬,与年纪相仿的以兄弟朋友相处相待,平时没事就在村里多走动,慢慢的,村民们也觉得这个小伙子没有不靠谱。
  获得了信任,接下来他能够更大胆地为村子谋发展。他从集团带来了六十多万元资金,之后的问题不是没钱,而是现有的钱怎么花,不能随便花完算了。
  村里原来有些养牛的养殖户,一开始,他打算先解决人畜分离的问题,然后由村级村集体统一管理,集体购买,但经过四五次开会研究,发现村民意志难以统一,买牛的所需资金对村民来说也过多了。
  转变思路,还是得自己牵头来做养殖场,几经寻找,他们找到一家做肉猪养殖的企业,巧的是对方也正在寻找合作者,最后谈妥由村里提供场地,企业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从而敲定了合作方式,在村里盖起了养猪场。
  如此来做,风险不大,并且由双方共同承担,养殖技术由成熟企业提供,也省了村里自己摸索走弯路。
  这个养猪场算集体的,但村民不需要自己出钱,可以受雇于养猪场,还能以分红的方式获得养猪场无偿提供的收益,对村民来讲,何乐而不为。
  历时6个多月,可容纳500头肉猪的养殖场在树林则村胜利竣工,经过科学的养殖和符合市场化的运营,第一批猪出栏,为村集体实现了盈利8万余元,扣除养猪场的运转开支和集体留存,剩下的盈利由村民分红,全村的贫困户每户分到了150元,非贫困户分到了100元。当村民们拿到第一笔虽然微薄的分红时,他们真正感受到扶贫工作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实际增益。
  眼下,这种模式已经初见成效,方山县里又给了村里一部分资金,加盖了一个5000头的养殖场。在陷志鹏看来,养猪场的运营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当他们撤出去之后,村民也能够自己维持养猪场的运转。
  这是他们工作的理想所在,对贫困的村子扶上马送一程,往后的路还要村民自己来走,期盼那么一天,村子不再需要他们,也能靠自己的产业支持获得可持续的经济收益。

新的思路


  对于贫困村来说,养猪场的扶贫方式,是一条从无到有的道路探索。它不仅为村民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而且实践证明,这条路是走得通的,村民收入是可持续、有保证的。
  不过对于广大农村的复杂扶贫事业来说,这只是路径之一。受制于现实,不是所有村子都有能力发展起成规模的新产业,在农村,种植业依然是最为基本经济生产方式。对于原有的农业,适用的是另一条扶贫思路:从有到精。不一定要完全开辟一条新路出来,而是修整原有的路,并把这条路连通出去。
养猪场算集体的,但村民不需要自己出钱,可以受雇于养猪场,还能以分红的方式获得养猪场无偿提供的收益,对村民来讲,何乐而不为。

  闫学平所在的马坊村是一个纯农业村,没有企业,但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发展农牧业也有很大的制约。闫学平在充分调研后,认为还是要立足于农业,紧抓传统种养业不放,同时兴办扶贫车间,帮助劳动力转移。
  在种植业上,他动员村民从玉米改种回报率更高的高粱,利用集团提供的产业发展资金在休息日带领村委成员跑岚县、到汾阳,购买高粱播种机和专用地膜,以此来提高农业产出率。
  买来的地膜向村民免费提供,村民自然愿意配合。农业耕作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改进在2017年见了成效,马坊村的高粱秋季平均亩产达到1300余斤,很多粮贩子上门来收购高粱,村民们的收入比种植传统的玉米亩增加了400多元。   经过推广发展,现在的马坊村村民已经形成了持续种植高粱的习惯,每年种植面积达600余亩。
  种出高价值回报的作物只是基础,还需要与市场对接才能兑换价值。这一方面,靠市场信息的自然流动,另一方面,党和政府也做了不少组织协调的工作。
  山西省委提倡“五进九销”活动,鼓励推动农特产品进机关、企业、学校、医院和军营,由龙头企业带销,宣传推介展销,商场超市直销,电子商务营销,基地认领订销,旅游带动促销,帮扶单位助销,劳动就业推销。
  对这一号召,汾酒集团积极响应,购销帮扶点农特产品。如2019年收购方山县高粱1795吨用于酿酒生产,共计448.81万元;2018年和2019年向方山县肉牛养殖场捐助了价值82万余元的酒糟饲料,汾酒股份机关还与树林则村签订了土豆购销协议,对整村土豆进行包销。
  这是眼下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新思路,也是新时期扶贫的重要方式,即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消费来自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产品和服务。
  它的效果不错。如今,不仅是马坊村和树林则村,汾酒集团定点帮扶的五个行政村都已摘掉了贫困帽,接下来的任务是防止返贫,而防止返贫,最好的办法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在扶贫工作中,就是以产业带动经济。

不变的理想


  一千多年前,在破旧的茅屋里,杜甫于困顿和寒冷中,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这一贯穿中国历史的遥远士人理想,在当下第一次逼近了实现的可能。
  脱贫攻坚是一场席卷全中国的重要历史任务,担负着非比寻常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这次脱贫攻坚扭转了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贫困人口减到一定数量后就减不动、戴贫困帽的县越来越多的趋势。全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扶贫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为了使广大贫困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脫贫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收入,而是综合性的,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一二三”—“一个收入”,“两个不愁”:不愁吃、不愁穿,和“三个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都有保障。它覆盖贫困群众生活生命的几个最重要方面。
  在马坊镇,政策上,贫困户的医疗报销比能够达到90%,再加上省内政策,在县级医院看病,自费费用1000元封顶。
  帮扶的工作队员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特别关注和支持。如马坊村贫困户王成香,生育的四个孩子都有残疾,大儿子又娶了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媳妇,2016年生育的一个女孩,2018年6月由于看护不慎,一杯开水将孩子的面部、胸、肚全部烫伤,且这个孩子还没有上户口没有医保,闫学平在水滴筹中用自己第一书记的身份实名进行证实,并积极转发朋友圈,号召自己的朋友、亲戚单位同事进行网络捐款,同时动员村两委成员进行募捐,共筹集捐款5万余元,使孩子的治疗费用有了保障;同时积极与辖区派出所、方山县妇幼保健站联系,办理了孩子的出生证明,落实了孩子的户口。
工作人员还帮助村民们修建了卫生室、活动广场、公厕、河坝等,恢复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硬化了道路,修建了便民公园、过河大桥,完善了村中基建。从2016年至今,在马坊镇的五个村,汾酒拨付的扶贫项目资金共有450万余元。

  除此之外,来到马坊镇的工作人员还帮助村民们修建了卫生室、活动广场、公厕、河坝等,恢复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硬化了道路,修建了便民公园、过河大桥,完善了村中基建。从2016年至今,在马坊镇的五个村,汾酒拨付的扶贫项目资金共有450万余元。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这是汾酒作为国企的社会责任。”陷志鹏如此认识他正在做的事。这正如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所说:“拥有社会责任感,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早已成为汾酒上下的统一意志。”
  这样的意志,需要由一个个像闫学平和陷志鹏这样的普通人来承担和实现,他们参与到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来,实实在在地帮助百户千家提升了生活,但他们没觉得自己有多伟大。
  “我不算什么,我也不可能一辈子都在这儿,只希望一些好的东西能留下来,我也留一个致富的希望在这儿吧。”陷志鹏说。
  据他说,树林则村这几年开始有年轻人回去了,本地人手头有了富裕的钱,开始想着提升生活质量,回来的年轻人会从事装潢工作,不缺活儿干。
  他们的确留了一个希望在这儿: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也可以大有作为。
其他文献
李少威副主编  非常抱歉,我得先讲一个让人挺倒胃口的事实。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老家的乡村,婴儿是由爷爷奶奶照顾的。由于婴儿没有牙齿,所以老人会把粥先放到自己嘴里嚼成浆,再嘴对嘴地喂。我的许多堂哥堂姐们,出生后至少一年半载,要这样吃东西长身体。  到我出生的时候,我奶奶也打算这么干,但被我父亲坚决阻止了。“那样实在太恶心!”我父亲说。今天想来,他的决定显然不是因为懂得科学—老人口中的致病菌可能会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看海外电视剧已经成为了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媒介。从上个世纪80年代看墨西哥、日本、美国、台湾的电视剧,到90年代末期出现的韩剧热、日剧热,再到新世纪以来互联网上的美剧热。电视剧里的男女主角、某些台词或动作,以及个别场景,已经成为每个代际或某个群体的共同记忆,由此带动了电视剧产出国(或地区)某些产品在中国的流行,甚至国家(或地区)形象的推广,起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促进的作用
在经济低迷、面临各种挑战的内外交困情况下,里根曾经让美国找回自己力量所在的传奇经历,让美国人对未来葆有不灭的希望,这也是他们集体怀念里根的重要缘由。    中国农历正月初四,是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诞辰100周年。当天,里根曾任职州长和总统的加州和华盛顿都安排有盛大的纪念活动。在此之前,去年6月加州州议会的两党议员一致同意通过一项法律,将里根诞辰日2
近日,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宣布,毕业作文将重新列入俄罗斯高中毕业考试内容,相关文件已公布在法案制定信息港网站上。2013年12月底,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要求政府在2014-2015学年将毕业作文纳入国家统考,毕业作文的成绩与国家统考分数在申报大学时一起计入总分。  根据公布的文件,毕业作文于12月撰写,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类。学生成绩与作文题目一起标注在毕业证上。只有作文成绩合格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国家统
10月10日,龙塘村,村民从小梯田里挖出一堆红薯  从凯里高铁站坐车到龙塘村,车程大约半小时,交通便捷。盘山道一路向上,再经过具有苗族特色的村门口进村,眼前的村子整洁、静谧,石板路上刻着生动的花纹,视线所及的精致木质村屋、远处山顶颇具现代感的“龙塘山房”交织在一起,让很多前来调研的人都说,“怎么这个样的村,还是贫困村?”  龙塘村,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是一个传统的苗族村寨,
姜琳女士多年来致力于世界华人事业,先后出任世华联东方文化国际集团董事长、世华联国际出版社社长、世界华人时报社社长、世华会(北京)文化交流中心董事长等职务。现任世界华人联合总会主席。    特写镜头一:从外表看.姜琳显得富态、成熟、稳健,人家都说她像宋庆龄。和蔼可亲的面容流露出仁慈和宽厚,清秀的眉宇间透着刚毅,一双大眼睛显得十分自信而富有远见……这位世界华人联合总会主席,一路走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
徐英瑾  最近有一篇浙江省高考满分论文被刷了屏。这篇论文用典极多,用词冷僻,文风欧化,很多网友直呼“读不懂”。很多网友私信问我,既然这篇作文用到的很多梗都提到了哲学家(如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麦金泰尔、韦伯、尼采等),你们这些职业从事西方哲学研究与教学的专家,又将怎么评价这篇作文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报之以苦笑。有点哲学史常识的人都清楚,大哲学家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批评别的大哲学家。因此,如
公司是现代经济的基石。绝大部分生产、投资、创新和就业岗位创造,都发生在公司内部。它们的决策不仅决定经济表现,同时也决定一个社会的健康与福祉。但由谁来管理公司,并且应代表谁来作出上述决策?  传统的公司理论,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首先,只有投资者“投资于”公司,因此他们是唯一承担风险的人。其次,市场具有完全竞争性,没有摩擦,因此劳动者如果不喜欢某个公司对待他们的方式,可以离开并去往任何地方。  但在现
“6年的时间里,他在青藏线走了不下50个来回,行程超过10万公里……”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了。在号称地球“第三极”的世界屋脊上,修建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数万筑路英雄奋战青藏高原腹地,穿越巍巍昆仑,战胜高寒缺氧,应对复杂地质,保护生态环境,牵引钢铁巨龙入西藏,锤炼出“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青藏铁路建设以来,
2006年8月4日,贴着“深圳制造”标签的全三维动画电影《魔比斯环》在中国各大影城登陆。与我们曾看过的《大闹天宫》、《宝莲灯》等经典动画片不同,这部动画电影采取了最先进的CG模式,投资1.3亿元人民币,历时5年进行制作,是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国产动画大片,开创中国动画电影大制作先河。  在制作期间,《魔比斯环》就推出过多个版本的预告片,并亮相海外电影节。热闹的宣传攻势惹得众多电影人翘首企盼,就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