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饿的小蛇》教学案例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opyfeil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意图:
  《好饿的小蛇》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它是讲述一条好饿的小蛇在森林里散步,看见了各种食物,小蛇吃了这些食物后,小蛇变成了各种食物小蛇的有趣故事。绘本《好饿的小蛇》的画面设计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图画中事物比较单一,适合小班幼儿,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积极应答环境,幼儿在积累回答问题过程产生成就感。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了给让幼儿快速的融入绘本故事中,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下,跟着小蛇去散步,一起探究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接著通过欣赏图片,理解小蛇吃苹果的,小蛇吃了苹果变成苹果小蛇;接着猜一猜小蛇还吃了什么?它吃下去以后,会变成什么小蛇?(反推);接着玩一玩,演一演“我吃了桃子,变成了桃子小蛇等。”;最后幼儿去散步寻找水果,结束教学活动。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活动氛围,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大胆表现自己,喜欢参与活动,享受表达的乐趣。
  小班3-4岁的幼儿,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配以手势动作。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好饿的小蛇》图画中事物比较单一,正好适合社会经验少的小班幼儿。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好饿的小蛇》内容。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象。
  3.喜欢参与活动,享受表达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象小蛇还吃了什么,变成了什么。
  活动准备:
  1.PPT《好饿的小蛇》
  2.幼儿已认识很多食物,水果模型,教师已给孩子讲过这个绘本。
  活动过程:
  一、小蛇导入,激起幼儿兴趣
  出示小蛇图片,幼儿观察
  师:老师发现森林里有一条小蛇在散步,让我们跟着小蛇,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分析:小蛇的引入,让幼儿跟着小蛇去散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及探究兴趣。)
  二、欣赏PPT课件,熟悉故事趣味内容
  1.通过欣赏图片,理解小蛇吃苹果的这一部分内容。
  师:小蛇扭来扭去在小树林里发现了一个圆圆的红红的什么?它吃下去以后,会变成什么小蛇?
  (分析:让幼儿说出小蛇发现了什么,是在潜意识里让幼儿知道小蛇吃了苹果以后,会变成苹果小蛇,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2.出示小蛇吃各种食物(香蕉、葡萄、饭团、菠萝、苹果树)前后的图片
  师:猜一猜小蛇还吃了什么?它吃下去以后,会变成什么小蛇?
  (分析:这一环节,因为有前面小蛇吃苹果以后,会变成苹果小蛇这一前期经验,我先给的是小蛇吃了这些食物后的图片,让幼儿反推,猜一猜吃了什么食物,变成了这样子的小蛇。这一环节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锻炼了幼儿的语言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玩一玩,演一演
  老师带领幼儿学小蛇扭一扭去找东西吃,桌面备有各种水果。学小蛇吃掉,说一说“我吃了桃子,变成了桃子小蛇等。”
  (分析:这这一环节为上一环节进行一个提升,集体活动中总会有一部分的孩子不敢说。 这一个环节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这个内容。幼儿有了“小蛇吃了苹果以后,会变成苹果小蛇”这一前期经验,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活动氛围,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大胆表现自己,喜欢参与活动,享受表达的乐趣。)
  四、教师小结
  五、活动延伸
  幼儿去散步寻找水果,结束教学活动。
  师:小蛇散步的时候还见到了很多的食物,我们也去散散步找找吧!(教师带领幼儿去散步寻找食物,离开教室,结束教学活动。)
  活动反思:
  《好饿的小蛇》是一个很有创意性的故事,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阶段,因此,我选择了这个内容。整个活动,能围绕活动目标来开展。
  刚开始,小蛇的引入,让幼儿跟着小蛇去散步,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以及探究兴趣。幼儿对于小蛇,还是很感兴趣的,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愉快的跟着小蛇去探索发现,接下来发现了什么事情。接着让幼儿说出小蛇发现了什么,是在潜意识里让幼儿知道小蛇吃了苹果以后,会变成苹果小蛇,为下一环节做铺垫。因为有前面小蛇吃苹果以后,会变成苹果小蛇这一前期经验,我先给的是小蛇吃了这些食物后的图片,让幼儿反推,猜一猜吃了什么食物,变成了这样子的小蛇。接着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锻炼了幼儿的语言发展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接着为上一环节进行一个提升,集体活动中总会有一部分的孩子不敢说,而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各种水果,幼儿看见了实物,能更大胆的说出小蛇吃了什么,变成了什么小蛇, 这一个环节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这个内容。正因为幼儿有了“小蛇吃了苹果以后,会变成苹果小蛇”这一前期经验,而教师已为幼儿提供了这么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活动氛围,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大胆表现自己,喜欢参与活动,享受表达的乐趣。
  很多孩子,一般会根据小蛇肚子的形状猜测一样食物,因此我及时的请了明明小朋友来回答。这时,孩子的答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吃了西瓜、哈密瓜、弯刀等。《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更进一步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在创造中学习语言,语言的学习是积极互动的,我表扬并及时鼓励大胆思考和想象的幼儿允许孩子表达不同于别人的意见。幼儿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是积极的,快乐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其他文献
摘要:近几年,社会的发展变化,学生的成长环境也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都开始不断探索,寻求更加人性、积极的教育方法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从而更好的实现预期制定的管理目标。  关键词:小学生;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情感教育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阳光积极、向上向善的人。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应积极融入情感教
期刊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的文化以各种形式渗透到我国的社会生活中,许多人的爱国情怀在这种文化冲击下慢慢减淡。在这种社会风气下,我国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纵观我国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大多只流于表面,缺乏深度与创新,因此,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本文就如今国内较为严峻的教学形势,从创新的角度来系统论述提升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策略。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期刊
《数控编程及加工》课程單元教学设计
期刊
设计意图:  钦州坭兴陶历史悠久,坭兴陶作品在幼儿的生活中经常随处可见。开展陶泥活动,让幼儿感受陶艺熏陶,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传承陶艺文化。  在班级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汽车很感兴趣。在活动开展前幼儿观察了自己身边的汽车,了解汽车造型和结构,而且欣赏了很多陶泥作品,激发幼儿制作陶泥汽车的兴趣。同时《指南》中指出: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因此开展
期刊
摘要:传统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文明礼仪、心理健康等等的教育,它关系良好人格个性的形成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论文探讨了传统文明礼仪教育与心理健康对初中生影响的重要性。  关键词:礼器 传统文化 现代心理健康 中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  一、自西周,由奴隶主制定出整套礼制,规定了森严的等级差别,以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礼器出现  子曰:“君子博学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杠杆》,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三、教学目标说明  四、教学过程分析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六、教学特色说明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学本教学”理念的学习,龚院长强调:根据《基础教育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P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探究推理能力,实时渗透“圆柱体体积”数学模型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
期刊
设计意图:  绘本里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更有许多等着小朋友去认知和探索的领域。对于小朋友来说,每一个由绘本故事引发出的游戏和探索活动都是一次感受故事的旅程;是一次想象力、创造力的提升;是小朋友与伙伴之间共同合作、分享交流的过程;是一次脑洞大开,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创作的历程。  幼儿现状:  1幼儿自主翻阅绘本持续的时间不长,对阅读绘本的兴趣不高。  2.幼儿语言表达方面存在
期刊
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  1.本课在教材、新课标中的地位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第五单元是古代白话小说单元,所选课文均为古典小说名著,从设计意图看,绝对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
期刊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探究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PEP四年级上Unit 3 My friends 的第二课时 A Let’stalk,在第一课时A Let’s learn里, 学生已经学习了句型I have a good friend, He’s ta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