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何“尤”?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Cr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中经常听到有人形容漂亮女人是“尤物”或者“天生尤物”,多有讥贬的意味。网络上“尤物”一词也经常出现在“性感尤物”“金发尤物”“极品尤物”“惹火尤物”“欧美尤物”“日本尤物”“足球尤物”等类似的词语中,并随之可能链接到众多的黄色网站。为什么用“尤物”一词来指称女人?“尤物”到底有怎样的感情色彩呢?《现代汉语词典》“对尤物”的解释是:指优异的人或物品。很少补充说其带有贬义。《汉语大字典》对“尤物”的解释是,指绝色美女,有时含有贬义。可能因为“尤物”在现实生活中很少用来形容物,而把女人比作物,当作随意把玩的对象,有贬低轻视女性的意思在里面,才带上了贬义色彩。是否如此,可以尝试探究“尤物”一词的来源。
  现在常见的带“尤”字的词语有:尤其、怨天尤人、无尤无怨、以儆效尤、言寡尤,行寡悔等,其义项大致是特别、更加、责备、过错等义。而这些义项在古汉语中都能找到。《诗经·墉风·载驰》:“许人尤之,众穉且狂”“大夫君子,无我有尤”;《毛传》:尤,过也。(此处该用作动词,责备,反对);《论语》:“不怨天,不尤人”正是“怨天尤人”一词的源头;《楚辞·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王逸注:“尤﹐过也。”;《左传·僖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其义与以儆“效尤”相当;《庄子·徐无鬼》:“夫子,物之尤也。”和司马相如《封禅文》:“未有殊尤绝迹,可考于今者。”“尤”都是指特别,最之意,《说文》:“尤,异也”;又《广韵》:“怨也。又最也。【注】言于人物之中称之‘最’。”可见,“尤”字在历史传承过程中意义并未发生大的变化。那么他的这些义项又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尤“字在古汉语中出现较早,甲骨文作“”(《甲骨文合集》16931/16932/16933/16934),或反向作“”(《合》14295);金文“”(樝伯簋),篆文作(从《说文》)。从卜辞看,卜辞中“隹(惟)尤”“㞢(有)尤”“亡(無)尤”习见,根据语境,当表示“灾害”之义项;从字形看,一只手上再加一个指示符号,有人认为,其加上的指示符号,表示手出现了异常情况,如手指被蛇蝎等毒物伤害,肿大成异状,甚至引起死亡。故尤有灾害意义,从灾害引申到过错,罪过,再到责备,埋怨是很顺利成章的。但古汉语字典《小尔雅》《说文》《广雅》都只录其“异”的意义,尽管在这些字典出现之前,过错、责备之意已经习见。我们可以把“异”作为它的本义,异于常人常理的,要么是更差(灾害,过错),要么是更好(特别,最)。那么“尤物”的意思要么是更好,最好的,要么是更差的,带来祸害的,或者好的东西也是双刃剑,是绚烂之极的毁灭。
  “尤物”一词普遍认为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女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这里的“尤物”就是指特别漂亮的女人,其间举了三个例子:子灵之妻、郑穆少妃姚子之子、有仍氏之女,都是长得特别漂亮,而又带来灾难的女子。大概因其漂亮到可以改变男人的心智,所以会产生祸患;后有陈鸿《长恨歌传》:“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将来者也。” 这里的“尤物”指的是杨玉环,是“从此君王不早朝”而导致国家败乱的典范;孔尚任《桃花扇·却奁》:“世兄有福,消此尤物。”此处的“尤物”当是秦淮名妓李香君,李香君本是有人格尊严,有才情气节的奇女子,但在别人眼中终究不过是受男人玩弄的妓女;《红楼梦》中“我在那里和他们混了一个月,怎么不知?真真一对尤物。”这话出自原本最尊重女性的宝玉之口,但文中尤氏姐妹起初无不被人误认为是风流放荡的女子。另外“尤物”也有用来形容珍奇之物,如:《晋书·江统传》:“高世之主,不尚尤物。”白居易《八骏图》:“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陆游《跋韩晋公子母犊》:“予平生見三尤物:王公明家韓幹散馬韩干散马,吴子副家薛稷小鹤及此子母牛是也。”赵翼《啖荔戏书》诗:“就中一种更尤物,核小而尖谁结束。”周涛《巩乃斯的马》:“在伊犁,在巩乃斯大草原,马作为茫茫天地之间的一种尤物,便呈现了它全部的魅力。”但相对来说,现代汉语中,“尤物”是专指女性形容词。
  从历代被形容为“尤物”的女性来看,有这么些特征:都是天生丽质,貌美绝伦的女子,美丽而且性感;都是从男性的角度来审视女性,带有男权主义的色彩;这些女子可能并没有想主动去破坏什么,但男人却因为她们而情不自禁地制造祸患。正如元稹《莺莺传》中“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所以褒姒、杨玉环、陈圆圆和引起十年特洛伊战争的海伦是“尤物”,而武则天却不算。尽管她一样美貌,一样有男人为她卖命,但她却是主动利用男人,想要掌控男人,掌控自己的命运。她的美貌只能远观而不能亵玩。古代的“尤物”是男人眼中的玩物,只是特别贵重罢了。
  诚然,美丽性感的女人确实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是上帝赐给人间的天使。但把女人与“物”等量齐观,把社会变乱归咎于红颜祸水,归咎于女人的媚惑人心,而不深究复杂的客观历史原因,这对女人是不公平的。事实上“尤物”何“尤”之有,只是长得比常人漂亮些罢了。也许,男性统治者的荒淫,残暴,贪婪和无能才是祸国殃民的根源。
  在汉语词汇中,“尤物”一词应用并不广泛,毕竟美丽绝伦的女子是少数,美丽到产生巨大社会破坏力的更是少之又少。而在现代汉语中,“尤物”一词除了被某些别有用心的男人用来形容某些特殊工作者外,其使用范围更是大大缩小,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越来越独立自尊,越来越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她们不再甘心做男人的玩物,她们的美丽会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会为世界增添光彩。
  (周菊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其他文献
《现代语言词典》(第5版)部分语文知识条目的释义不够准确,值得商榷,本文举了部分例子并作了分析,以供《现代汉语词典》编纂者参考。
本文主要探讨北宋中晚期文学家晁补之的古、近体诗的用韵情况,归纳梳理韵部的分合,讨论各部特殊韵例、韵字,概括其用韵特点。其近体诗较少出韵;古体诗用韵则比较自由,入声韵尾-p、
中新社北京2007年2月3日网上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时报纸的语言逻辑错误,平均每种四十六个,每版五点八个。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称问题的严峻性到了“令人瞠目结舌、不可容忍的程度,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阶段,恐怕也不为过”。事实上现今社会语言的应用,确实严重不规范。  这里不说纸质报刊,更不说电子传媒,单说作为“学习语文的样本”(叶圣陶语)的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尽管它既重视内容
一、中古汉语的界定    关于“中古汉语”的界定,我们采用方一新、王云路先生的观点:“所谓‘中古汉语’,目前学术界的认识尚未完全一致。我们认为,从汉代特别是东汉以来,汉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东汉为界,把西汉列为过渡期和参考期,把古代汉语分成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两大块,以东汉魏晋南北朝隋为中古汉语时期,从语法、词汇上看都是比较合理的,语音上也可以找到相应的证明”。    二、中古汉语副词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