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例
例1 广州将于2010年承办第16界亚运会.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①在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多年的基础上,广东将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②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③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促进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④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⑤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D.③④⑤
解析:发展核电,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的应用,发展易降解的新型塑料;发展地铁,减少汽车数量而降低尾气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推广新型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量,均有利于改善环境,故①②③④正确;⑤中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不应使用填埋的方法,否则会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
例2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d.利用太阳能、风能
解析:该题对现今热门的碳排放问题进行考察,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采用节能新技术及开发清洁能源对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至关重要,abcd均正确.
二、绿色化学与化学教学
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教育体系也呈现出了相应的变化.绿色化学,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成为了高中化学测试中的一个热点.
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原料,消除废物、避免使用有毒的材料和危险品.教材中也以资料的形式给出了阐述,即使用化学品的“5R原则”:reject、reduce、regenerate、recycle、reuse.
绿色化学的两大核心就是原子经济和环境友好.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有一定的区别,后者是一种被动补救的做法,是在已污染、破坏环境的基础上采取的措施;而前者则是一种主动预防的做法,在对环境做出破坏之前,从源头上采取经济、友好的手段来达到人们的目的.从而使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能力、有义务向学生宣传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树立绿色化学的意识.
一方面,绿色化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以学校教育为窗口,向周围人群普及绿色化学的知识和观念.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重新认识化学在人与环境和谐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学”思想,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观念的教育,使学生从在学习和实验过程中学到“绿色化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途径
1.结合化学课堂教学,将绿色化学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化学教育的全过程.课堂教学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课堂教学在绿色化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手段和组织形式是多样的,从手段上来说,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而从组织形式角度而言,可以采用第二课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从教材中挖掘素材.中学是学生接触了解化学的最初的阶段;教材是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和媒介.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从教材中给出的素材中挖掘相关的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讲卤族元素时可以与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相联系,涉及硫元素时,则可以阐述酸雨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等.
3.在实验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学观念.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直接,因而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就更为重要.例如,用绿色化学的新理念对化学实验进行微型化,对于反应中需要的溶剂、用品尽量选用无毒或低毒化学试剂,对于反应装置设计时应考虑产生的尾气,废液的收集处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对环境友好的反应方法,设计更为科学的反应装置.
4.通过试题考查来贯穿绿色化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这类新题型、新热点问题的关注.
例1 广州将于2010年承办第16界亚运会.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的是().
①在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多年的基础上,广东将继续发展核电,以减少火力发电带来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问题;
②积极推行“限塑令”,加快研发利用二氧化碳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
③加速建设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促进珠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④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可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
⑤使用生物酶降解生活废水中的有机物,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④⑤D.③④⑤
解析:发展核电,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的应用,发展易降解的新型塑料;发展地铁,减少汽车数量而降低尾气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推广新型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量,均有利于改善环境,故①②③④正确;⑤中未经处理的生活垃圾不应使用填埋的方法,否则会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
例2 “温室效应”是全球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是.(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采用节能技术d.利用太阳能、风能
解析:该题对现今热门的碳排放问题进行考察,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采用节能新技术及开发清洁能源对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至关重要,abcd均正确.
二、绿色化学与化学教学
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教育体系也呈现出了相应的变化.绿色化学,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成为了高中化学测试中的一个热点.
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原料,消除废物、避免使用有毒的材料和危险品.教材中也以资料的形式给出了阐述,即使用化学品的“5R原则”:reject、reduce、regenerate、recycle、reuse.
绿色化学的两大核心就是原子经济和环境友好.
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有一定的区别,后者是一种被动补救的做法,是在已污染、破坏环境的基础上采取的措施;而前者则是一种主动预防的做法,在对环境做出破坏之前,从源头上采取经济、友好的手段来达到人们的目的.从而使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
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能力、有义务向学生宣传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树立绿色化学的意识.
一方面,绿色化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以学校教育为窗口,向周围人群普及绿色化学的知识和观念.
作为一个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重新认识化学在人与环境和谐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学”思想,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观念的教育,使学生从在学习和实验过程中学到“绿色化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途径
1.结合化学课堂教学,将绿色化学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化学教育的全过程.课堂教学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课堂教学在绿色化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教学的手段和组织形式是多样的,从手段上来说,可以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而从组织形式角度而言,可以采用第二课堂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从教材中挖掘素材.中学是学生接触了解化学的最初的阶段;教材是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和媒介.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从教材中给出的素材中挖掘相关的联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讲卤族元素时可以与氟利昂对臭氧层的破坏相联系,涉及硫元素时,则可以阐述酸雨形成的原因和危害等.
3.在实验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学观念.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直接,因而在实验教学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就更为重要.例如,用绿色化学的新理念对化学实验进行微型化,对于反应中需要的溶剂、用品尽量选用无毒或低毒化学试剂,对于反应装置设计时应考虑产生的尾气,废液的收集处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对环境友好的反应方法,设计更为科学的反应装置.
4.通过试题考查来贯穿绿色化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绿色化学这类新题型、新热点问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