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鄱阳湖盆地东北缘下、中侏罗统的发现

来源 :地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tsetm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认为,组成古鄱阳湖盆地的基底地层为现今广泛分布的白垩系,前白垩系地层,特别是侏罗系地层出露稀少,仅在盆地西侧和古鄱阳湖东北缘有所报道(江西省地质矿产局,1984).近一些年,江西地调院在景德镇市-波阳县凰岗、神仙等地发现早、中侏罗世地层,表明古鄱阳湖盆地最老的基底地层不是白垩系,而是侏罗系.侏罗纪地层由于褶皱、上升,一直处于风化剥蚀状态,成为白垩系沉积的物质来源而几乎消失,仅零星的残存下来.该地早、中侏罗世地层的发现,对该地基础地质和中生代盆地研究具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依据黑龙江汤原断陷30口井的岩性及古生物资料,建立了汤原断陷古近纪、新近纪地层层序;依据孢粉、藻类、植物和介形类化石建立19个生物化石组合,讨论了各组的时代及其与邻区
不少文章尝试用层序地层学理论来改善传统地层界线,其中鲜有论及传统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关系的.从地层成因和地质学史的角度出发,传统地层学与层序地层学的统一性在于它们都
4月25日,由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县镇工作委员会主办的“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勇于践行社会责任”主题研讨会暨2019年年会在湖北荆州隆重召开,26个省的水业代表参加了本次年会。
东昆仑木孜塔格地区的赋存二叠纪单通道筵的岩石为浊流与喷溢流成因,也就是说为异地沉积,因而用单通道筵现在的位置来判别冈瓦纳大陆的北界就有其局限性,而且与其共生的生物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