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全国眼底病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在成都举办
【摘 要】
:
【出 处】
:
中华眼底病杂志
【发表日期】
:
2007年23期
其他文献
开放眼球伤的玻璃体手术时机是影响伤眼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规修复的前节外伤近期内实行玻璃体手术的后续治疗是值得重视的眼外伤救治措施.伤道内口清创和周围组织廓清处理是后续处理的技术关键.视网膜复位和稳定修复是手术处理的核心问题。
例1 男,58岁.因左眼红、胀疼、视物不清1 d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0.1.双眼眼球运动无受限.左眼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和睫状充血,血管纡曲怒张,下方结膜水肿,角膜轻度水肿,中央和周边前房极浅,前房角镜检查房角全部关闭,瞳孔中等度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周边部皮质不均匀片状混浊。
光动力疗法(PDT)开展以来,大量治疗结果显示了其针对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2],且可重复治疗,副作用小[3],但是,Flower等[4]认为在PDT治疗封闭CNV后,由于脉络膜毛细血管较CNV粗,灌注压高,流速快,常在治疗数周后出现CNV复发,Miller等[5]的研究结果也证实PDT治疗确实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对于复发的CNV需行重复PDT治疗.我院从200
患者男,62岁.因左眼眼前黑影飘动1周于2007年4月28日至我院就诊.患者5个月前因胰腺癌行手术切除,同时切除半胃及十二指肠。
黄斑疾病是老年人的主要致肓原因之一,对黄斑疾病的精确诊断对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是至关重要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可早期诊断和监测黄斑疾病.频域OCT在传统OCT功能基础上利用频域技术并结合宽带光源的应用可以三维重建视网膜立体结构,具有分辨率高、扫描速度快、获取数据量大等优点,可更加清楚准确的评价黄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