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裂泛素酵母双杂交技术钓取小麦TaSC互作蛋白质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hiji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aSC(Triticum asetivum L.salt—tolerance related gene,GenBank登录号为AY956330)是从小麦耐盐突变体RH8706—49中克隆的高盐诱导表达的耐盐相关基因。以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TaSC为诱饵,运用分裂泛素酵母双杂交技术从小麦cDNA表达文库中钓取互作蛋白质,筛选到一个编码小麦未知功能蛋白质的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AK336035),命名为TaSCIPl(Tasc interaction protein 1)。双分子荧光互补(BjFc)实验
其他文献
患者,43岁,因接触性阴道出血2月,腰痛1月,阴道出血4天收入院。入院前在外院诊为”子宫肌瘤”接受”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因反复出现阴道大量流血,急诊来我院。入院时查体示发育正
为了提高节假日移动话务量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因素影响的忙时话务量预测方法。首先对忙时话务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4个影响话务量的重要因子,然后把4个因子与忙时话务
本文提出了一种使用灰度共生矩阵提取三维重建后的脑部图像的三维纹理特征的方法。分别对10组正常脑部CT图像与10组脑瘤患者的脑部CT图像进行了去噪和增强的预处理,并进行了三维重建,随后使用了灰度共生矩阵的方法对重建出的模型进行了纹理特征的提取。计算26个方向的能量、熵、惯性矩和相关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证明,此方案提取的特征值在统计分析中存在差异,并且正常大脑与患病大脑的特征值形成了对比,对脑室内
利用EMS诱变籼型水稻恢复系缙恢10号,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矮化脆性突变体dbc1,苗期即表现矮化、叶片变脆,一直保持到成熟。与原始亲本相比,突变体的各节间均显著缩短,株高仅58
DREB1/CBF类转录因子在植物抵抗外界胁迫上起重要作用,利用这些基因改良作物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白菜中分离到一个DREB类转录因子基因BpDREB1 (EF219470)。该基因序列
生育年龄妇女子宫肌瘤临床发病率为20%-40%^[1],在手术病理标本中的检出则高达77%^[2]。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Iaproscopic myomectomy,LM)患者创伤小、康复快、腹部无明显疤痕,但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