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基础。
关键词:写字 基础
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段的重头戏,识字教学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而写字是对识字的巩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又有自身的某些特点:其一,写字过程是对字形进行精细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是熟悉和巩固、掌握字形的过程;其二,文字是传播交流信息、思想的手段和工具,而书面语言离不开写字技能,所以,写字教学对于发展儿童的书面言语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其三,写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乃至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大纲"中明确规定:“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基础”。写字教学要抓小、抓细、抓恒,因此,我认为想让学生爱上写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写字的要求,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1、写字教学的要求:
小学写字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儿童写字熟练的技巧,以便于日常应用。因此有几个要求:(1)正确。此为最基本要求。即把字写的合乎规则,遵守笔顺规则,不写错别字,不改变字形、不多笔少画。(2)端正匀称。即把字写得横平竖直、间架结构比例适当,笔画清楚。(3)整齐。即全篇字大小一样,行款人事科规则,字距合适,行距均匀。(4)速度。随着技能形成要求写字有一定的速度,但要与潦草有严格区别。总之,写字要求就是要做到"对、好、快"三者结合起来即所谓技巧。用较短时间写字而笔画结构正确、端正、行款清楚整齐,就是小学写字教学总要求。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所谓"习惯"乃天长地久之功,而绝非一时之力。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地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以耐力去培养耐力,以恒心去培养恒心,以毅力去培养毅力,从而去促使学生习惯的养成。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要求教师严加督促,严格检查,使学生从小养成按老师要求去做,一丝不苟,始终如一的好习惯。
二、激发写字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小学生由于受自己认知水平的限制,做什么事往往只凭单纯的感兴趣与否,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首先让学生明确写好字的重要意义。其次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多给他们讲解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结合他们身边刻苦学习的实例,在他们身边树立榜样,充分利用榜样的影响效应。再次让学生获得成功,获得成就感;具有可以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对学习任务感兴趣,在完成任务时充满信心以及力求获得优异成绩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批改检查学生写字作业时,不要以自己的爱好或理解的标准要求儿童,要从儿童写字的实际情况出发,看发展,看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要恰当利用表扬与批评。
三、教给写字方法,提高写字能力。
任何能力都不能一蹴而就,都需要逐步形成,而形成一定的能力又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掌握恰当、正确的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姿势,产生了一定的写字兴趣之后,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对此,大纲中亦明确指出:"使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书写方法。
四、重视写字教学,保证写字时间。
当前,由于受各种影响,如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写字课不能被足够重视,当前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写字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写字教学应提到教学日程中来,引起普遍重视。目前课堂上经常是识字之后,把写字的任务放在课后,由学生自己完成,小学生受其认知水平及自制力较差的限制,课后在无老师监督、辅导情况下,小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字,只以写完为目,而不是写好字为目的,如果这样,写字质量就无法保证,更不用说什么培养能力了。因此,写字课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此外必须保证学生的写字时间,即便课堂上没有时间,课后老师也一定要保障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写字的辅导,写字必须是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及时检查,及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总之,写字教学不仅能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及观察、比较、记忆等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汉字是中国交流信息、传播思想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做为中国人必须得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也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才能真正让学生爱上写字。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辽宁教育[J].辽宁教育杂志社
作者简介:那寿柏,1962年7月出生,1980年8月参加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先后被评为市优秀课教师,灯塔市优秀教师、灯塔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关键词:写字 基础
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段的重头戏,识字教学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而写字是对识字的巩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又有自身的某些特点:其一,写字过程是对字形进行精细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是熟悉和巩固、掌握字形的过程;其二,文字是传播交流信息、思想的手段和工具,而书面语言离不开写字技能,所以,写字教学对于发展儿童的书面言语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其三,写字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乃至良好的道德品质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大纲"中明确规定:“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基础”。写字教学要抓小、抓细、抓恒,因此,我认为想让学生爱上写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写字的要求,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1、写字教学的要求:
小学写字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儿童写字熟练的技巧,以便于日常应用。因此有几个要求:(1)正确。此为最基本要求。即把字写的合乎规则,遵守笔顺规则,不写错别字,不改变字形、不多笔少画。(2)端正匀称。即把字写得横平竖直、间架结构比例适当,笔画清楚。(3)整齐。即全篇字大小一样,行款人事科规则,字距合适,行距均匀。(4)速度。随着技能形成要求写字有一定的速度,但要与潦草有严格区别。总之,写字要求就是要做到"对、好、快"三者结合起来即所谓技巧。用较短时间写字而笔画结构正确、端正、行款清楚整齐,就是小学写字教学总要求。
2、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所谓"习惯"乃天长地久之功,而绝非一时之力。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充分地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以耐力去培养耐力,以恒心去培养恒心,以毅力去培养毅力,从而去促使学生习惯的养成。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要求教师严加督促,严格检查,使学生从小养成按老师要求去做,一丝不苟,始终如一的好习惯。
二、激发写字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小学生由于受自己认知水平的限制,做什么事往往只凭单纯的感兴趣与否,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首先让学生明确写好字的重要意义。其次要发挥榜样的作用,多给他们讲解我国古代著名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结合他们身边刻苦学习的实例,在他们身边树立榜样,充分利用榜样的影响效应。再次让学生获得成功,获得成就感;具有可以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对学习任务感兴趣,在完成任务时充满信心以及力求获得优异成绩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批改检查学生写字作业时,不要以自己的爱好或理解的标准要求儿童,要从儿童写字的实际情况出发,看发展,看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要恰当利用表扬与批评。
三、教给写字方法,提高写字能力。
任何能力都不能一蹴而就,都需要逐步形成,而形成一定的能力又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掌握恰当、正确的方法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学生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姿势,产生了一定的写字兴趣之后,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对此,大纲中亦明确指出:"使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偏旁、结构的书写方法。
四、重视写字教学,保证写字时间。
当前,由于受各种影响,如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写字课不能被足够重视,当前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写字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写字教学应提到教学日程中来,引起普遍重视。目前课堂上经常是识字之后,把写字的任务放在课后,由学生自己完成,小学生受其认知水平及自制力较差的限制,课后在无老师监督、辅导情况下,小学生往往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写字,只以写完为目,而不是写好字为目的,如果这样,写字质量就无法保证,更不用说什么培养能力了。因此,写字课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此外必须保证学生的写字时间,即便课堂上没有时间,课后老师也一定要保障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写字的辅导,写字必须是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及时检查,及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
总之,写字教学不仅能培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而且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及观察、比较、记忆等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汉字是中国交流信息、传播思想的重要手段与工具,做为中国人必须得掌握汉字的书写技巧,也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才能真正让学生爱上写字。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辽宁教育[J].辽宁教育杂志社
作者简介:那寿柏,1962年7月出生,1980年8月参加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先后被评为市优秀课教师,灯塔市优秀教师、灯塔市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