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过程性评价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u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然而在我们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当然要想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教师就需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还要注意积累学生平时的思想表现、作业等等。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过程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20-0042-02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应立足于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它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评价,特别是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有较明显的体现。它以学生的学习阶段(至少为一学期)、学习过程来考察,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学习发展。然而在我们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当然要想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教师就需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还要注意积累学生平时的思想表现、作业等等。近年,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注意观察,细心记录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有意识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电子版的记录簿存放在教师主机上,如表所示),期中、期末时进行分析整理。课堂表现重点观察学生学习态度、遵守课堂纪律、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与同学交流、合作的能力,是否有耐心克服困难,在课堂上是否有出色的表现,是否有创造性等等。
  
  二、重复评价,有效激励
  传统的评价以考试为主要方式,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很难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难考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这种终结性的评价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控教育教学活动,不利于形成教学中的良性循环。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采取“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习上有差异,应该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渐渐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每节课的考查中,允许对学生进行重复考查。如果学生对自己提供的作业不满意,或教师对学生的作业不满意,学生可以申请或教师建议进行重复考查,使学生有再次学习的机会,激发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从而使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获得纵向和横向的发展。
  
  三、过程记录,充实评价
  现在,各个学校都流行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收录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最好的画,自己最佳的作文、日记,甚至是自己考得比较好的试卷等等。笔者学习了以后,有了这样的设想,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上也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学习信息技术课,就离不开操作,离不开交作业,那么如何将学生作业收藏呢?笔者在机房教师机上用Serv-U建立了FTP服务器,为每个班级建立了文件夹,再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文件夹,设置了用户名和密码,规定权限。让学生每节课完成作业后,把自己的作业上传到教师机上,还可以把自己发现的独特的方法用记事本记录下来,上传到自己的文件夹内。实践证明,这样做虽然繁琐了一些,但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质量也有很大提高,甚至连课堂纪律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收到很好的效果。笔者接着利用课堂时间,把一部分比较好的作业展示给全班学生看,一方面鼓励了这些学得较好的学生,另一方面为学得不太好的学生提供了榜样。学生普遍反映较好,都说在课堂上能学到东西。笔者还组织学生定期浏览自己的作业,使他们获得成功感,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出个别学生的学习方向,为因材施教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四、改进方法,促进评价
  考试也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主要方式。在以前,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喜欢安排一些操作性的内容,让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及时完成就定等级。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仅仅考查了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不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在学期末,整理一些知识点,用选择题和判断题的方式提供给学生(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让学生来完成,并配上动画、声音等。如出现“OK”、“你真棒”、“Good”、“做对了,继续努力”等等,这样激发了学生参与考试的热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有效地防止了学生只会做不会整理知识的毛病。在设计操作性题目时,一般只规定学生利用某个软件围绕一个主题来创作。如学完Word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的考题:利用Word来完成一个学生小报。又如在学完PowerPoint,给学生设置这样的考题:利用PowerPoint来完成一个至少有5页、围绕一个主题的PPT。虽然学生完成的水平不高,但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了开放性,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综合评价,真实可靠
  在学期末,为班主任提供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成绩时,笔者按照这样的方式提供成绩:平时占20%,平时作业占30%,知识测试占20%,操作题占30%。通过这样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其评价结果基本接近真实情况,从而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
  按照过程性评价的思路,进行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评价的工作量比传统的评价方式会增大几倍,但是由于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当然,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学习,以此来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
  (编辑:王天鹏)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是依托网络资源,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地围绕某个有意义的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如果农村初中教师能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所提供的网络资源,在网络环境下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将农村初中所特有的乡土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资源有机结合,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来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一定能达到提高农村初中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摘 要:据专业机构预测,未来的数字游戏将持续高速地发展。而作为数字游戏家族中的一员,教育游戏因其将教育性与游戏性融于一体的特点,在政府大力提倡、企业积极推动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分析研究现有的教育游戏实例与理论,本文归纳出了教育游戏中包含的教育性元素及其在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绩效等方面的作用,并依据教育游戏的这些特点,提出了适合教育游戏应用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分析
目的:在抽样调查中,若关心的变量或特征是涉及个人隐私或不被社会舆论认可的敏感性问题,则采用直接调查的方法就会使部分被调查者出于保护自我隐私的心理而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合作甚至拒绝回答或虚假回答,从而使调查结果难以反映总体的真实特征。1965年,Warner通过引入随机化装置,成功实现了在不暴露应答者隐私的情况下获得人群中某敏感性问题的发生比例,开创了随机应答技术(Randomized Response
摘 要:运用专题学习网站开展的小组协作学习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小组协作学习模式:首先概述了专题学习网站和小组协作学习,其次具体分析了基于《“桥”遍天下——网站实现》专题学习网站的小组协作学习方法和步骤,再次评价了应用专题学习网站开展小组协作学习的效果,最后对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及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
摘 要:网吧的正规化和产业化需要大量的初中级网管员,这为身居网吧密集地区的中职学校解决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和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如何把握这一有利时机,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之路呢?我们通过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师资力量培养、网络实训室的建设、校本教程的编写、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实习的安排、就业的组织等一系列改革和措施,培养出了一批批合格的初中级网管员,满足了社会的需求,也坚定了专业的发展
摘 要: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目前,国内外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很多,但对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大量的课堂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网络上使用网聊软件来进行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网聊软件的各种特性,实现了在学习小组分组方面最具灵活性以及组员交流方面最具广泛性,因而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同时,在引导学习者正确使用互联网软件方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