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概述了帕拉马里博地区城市道路中由边坡失稳引起的道路滑移、沉陷、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该地区道路边坡失稳的常用解决方法以及各解决方法的优、缺点,为以后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帕拉马里博边坡;失稳分析;治理方法
一、道路自然状况概述
苏里南为南美洲加勒比海沿岸发展中国家,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地区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且该地区降雨量大,一年中约有一半时间处在雨季,地质上该地区除地表分布有少量的砂性材料为,表层以下均为粉质粘土地基,因此路基受水侵害比较严重。
1、该地区道路地质情况
根据多点钻孔取样分析,该地区路基以下土层构成为:表层20~80cm贝壳砂或克林克砂+淤泥层(湿陷性粉土)。
其中淤泥层的湿陷性粉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在一定的压力下,下沉稳定后,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故在湿陷性粉土基础上进行筑路,应根据道路的重要性、路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对路基产生危害)。
2、该地区道路边沟水位情况
帕拉马里博属于多雨水地区,且帕拉马里博地里位置位于加勒比海沿岸,地势较低;该地区因为排水系统规划的原因,导排水系统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道路两侧明沟内水位普遍较高。
二、边坡失稳原因分析
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很多,有外在的、也有边坡本身的,外在的因素主要有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地震活动、风化作用、降雨、地下水和河流侵蚀等。内在的因素主要有岩石本身特性(抗剪强度、岩性成分等)、地质构造参数(层理、节理等)、水文参数(地下水埋深、渗透系数、持水曲线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环境下均对边坡稳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本文认为造成该地区道路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为道路两侧边沟水位较高属于浸水路基。且路基材料分层底部的淤泥层属于湿陷性材料,在浸水情况下材料特性改变很大,路基抗剪能力和承载力会明显减弱。因此造成该地区道路边坡道路失稳的主要原因为:1)路基材料抗剪强度低,易于边坡失稳;2)地下水和边沟水浸泡路基,进一步降低了路基材料的抗剪性能。
三、治理方法的探讨
根据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以及对新方法、新材料的探讨,提出以下几种治理方法供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作为参考。
1、加宽路肩,放坡处理,增加抗滑力
加宽路肩提高路基抗滑能力的原理是通过在滑动力作用区域以外增加反压码的自重,从而在滑动面下部增强抗滑力,反压码在计算中也是滑动土体的一部分,起到减小滑坡推力的作用来加大边坡稳定系数。
2、安装板桩,由板桩提供抗滑力
抗滑桩是一种防治滑坡的工程建筑物。抗滑桩是凭借桩与周围岩土的共同作用,把滑坡推理传递到稳定土层,即利用稳定土层的锚固作用和被动抗力来平衡滑坡推力。抗滑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打入桩、钻孔桩和挖孔桩,按照材料可分为木桩、钢装和刚劲混凝土桩。鉴于苏里南边坡截面大小以及当地材料市场等情况,木桩打入桩不失为一种经济合理抗滑桩类型。
经实践总结,在边沟深度小于2米的情况下,用6米长打入木桩,桩间距为60cm,使用BL木板进行横向连结治理效果良好。BL板横向连结不仅增加了板桩的整体性又能起到破坏浸泡路基毛细水的通道,从而降低边沟存水浸润线的高度,间接提高了路基材料的抗剪性能。
3、抬高路面,增加滑动面受力面积
鉴于该地区边坡失稳横断面特点,路基高度较小,且根据工程实践统计,滑动面位置往往处于从路中到边沟底部的区域,并不存在路基整体滑移的现象。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减小滑动面单位面积受力的方法,降低滑动面附近路基材料所受的剪切力,从而提高稳定系数。从这个角度讲,可以通过抬高路基,使滑动面附近路基材料承载力受力面积增大,减小单位面积内的承载提高稳定系数。
4、加铺土工材料,增强路基的抗剪能力
引起土坡稳定性破坏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土体内部某个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并超过了它的抗剪强度,稳定平衡遭到破坏。而剪应力达到并超过抗剪强度的原因为:一是由于剪应力较大,例如路基上荷载过大或者边坡过陡,二是由于土体本身抗剪强度减小,例如文中所说的渗透水导致粉质粘土特性变化,路基材料抗剪强度迅速减小。而加铺土工材料可以看做是对路基进行加筋,从而提高路基的抗剪强度。有实际经验数据表明,使用土工织物加筋可以提高稳定安全度约20%~30%。
5、安装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
挡土墙是我国进行边坡防护的一种常用方法,挡土墙的分类有很多,例如重力式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薄壁式挡土墙、加筋式挡土墙等。结合苏里南不能自产水泥,须要进口,且石矿较少以及工程量大小,投资规模等特点。根据苏里南实际情况,很容易总结出悬臂式挡土墙是一种既经济又合理的解决方案,且施工便宜性要强于其他类型挡土墙。因此,可采用悬臂式挡墙进行边坡失稳治理。
五、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1、加宽路肩,增大抗滑力的方法。优点是便于施工、成本较低;缺点是持久性不强,且加宽部分如果不做夯实处理,与路基很难结合为一体。同时,在原边沟较小的情况下侵占排水沟,会对排水系统产生较大影响。
2、安装板桩抗滑桩,由板桩提供抗滑力。优点是结合了苏里南国家自然资源特点:便于使用当地盛产防腐性能高、硬度高、成本低廉的WALABA木料。缺点是施工时间较长,且木料表层涂抹的防腐材料容易被雨水冲刷,短期内处理效果良好,但是在道路设计年限内保证质量还有待考证。
3、抬高路面,增大滑动面受力面积。优点是便于施工、且结合土工材料治理效果良好。缺点是受道路滑动面宽度限制,且受道路两侧住户高程限制,如果填高太多,道路两侧住户入口处坡度太大,缺乏人性化。
4、土工材料处理软基,提高路基抗剪性能。优点是便于施工,对软基引起的边坡失稳治理效果良好。缺点是对于大型边坡滑移治理效果不佳。
5、安装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的方法。优点是处理效果持久性墙,外观美观。缺点是造价较高、不易大面积施工。
六、小结
治理该地区边坡失稳道路病害的问题时,首先应认真分析产生边坡失稳的原因。综合边坡失稳病害位置、规模,原有排水系统特点,业主整体投资要求和道路在路网中的等级,以及道路两侧住户分布情况等综合考虑,在上述处理方法中选取一个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同时,在病害长度较长,道路分段特点区别较大的情况下,应考虑综合治理,不能一成不变的采用一种方法进行治理。
参考文献
[1]孙昆仑.《岩体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多重尺度分析》.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侯会利.《软土地基高填方边坡稳定控制技术》.应用技术,2010
【关键词】帕拉马里博边坡;失稳分析;治理方法
一、道路自然状况概述
苏里南为南美洲加勒比海沿岸发展中国家,苏里南首都帕拉马里博地区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且该地区降雨量大,一年中约有一半时间处在雨季,地质上该地区除地表分布有少量的砂性材料为,表层以下均为粉质粘土地基,因此路基受水侵害比较严重。
1、该地区道路地质情况
根据多点钻孔取样分析,该地区路基以下土层构成为:表层20~80cm贝壳砂或克林克砂+淤泥层(湿陷性粉土)。
其中淤泥层的湿陷性粉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在一定的压力下,下沉稳定后,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附加下沉,故在湿陷性粉土基础上进行筑路,应根据道路的重要性、路基受水浸湿可能性的大小和在使用期间对不均匀沉降限制的严格程度,采取以地基处理为主的综合措施,防止地基湿陷对路基产生危害)。
2、该地区道路边沟水位情况
帕拉马里博属于多雨水地区,且帕拉马里博地里位置位于加勒比海沿岸,地势较低;该地区因为排水系统规划的原因,导排水系统工作效率低下,因此道路两侧明沟内水位普遍较高。
二、边坡失稳原因分析
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很多,有外在的、也有边坡本身的,外在的因素主要有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地震活动、风化作用、降雨、地下水和河流侵蚀等。内在的因素主要有岩石本身特性(抗剪强度、岩性成分等)、地质构造参数(层理、节理等)、水文参数(地下水埋深、渗透系数、持水曲线等),这些因素在不同环境下均对边坡稳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结合该地区实际情况,本文认为造成该地区道路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为道路两侧边沟水位较高属于浸水路基。且路基材料分层底部的淤泥层属于湿陷性材料,在浸水情况下材料特性改变很大,路基抗剪能力和承载力会明显减弱。因此造成该地区道路边坡道路失稳的主要原因为:1)路基材料抗剪强度低,易于边坡失稳;2)地下水和边沟水浸泡路基,进一步降低了路基材料的抗剪性能。
三、治理方法的探讨
根据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以及对新方法、新材料的探讨,提出以下几种治理方法供在以后的工程实践中作为参考。
1、加宽路肩,放坡处理,增加抗滑力
加宽路肩提高路基抗滑能力的原理是通过在滑动力作用区域以外增加反压码的自重,从而在滑动面下部增强抗滑力,反压码在计算中也是滑动土体的一部分,起到减小滑坡推力的作用来加大边坡稳定系数。
2、安装板桩,由板桩提供抗滑力
抗滑桩是一种防治滑坡的工程建筑物。抗滑桩是凭借桩与周围岩土的共同作用,把滑坡推理传递到稳定土层,即利用稳定土层的锚固作用和被动抗力来平衡滑坡推力。抗滑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打入桩、钻孔桩和挖孔桩,按照材料可分为木桩、钢装和刚劲混凝土桩。鉴于苏里南边坡截面大小以及当地材料市场等情况,木桩打入桩不失为一种经济合理抗滑桩类型。
经实践总结,在边沟深度小于2米的情况下,用6米长打入木桩,桩间距为60cm,使用BL木板进行横向连结治理效果良好。BL板横向连结不仅增加了板桩的整体性又能起到破坏浸泡路基毛细水的通道,从而降低边沟存水浸润线的高度,间接提高了路基材料的抗剪性能。
3、抬高路面,增加滑动面受力面积
鉴于该地区边坡失稳横断面特点,路基高度较小,且根据工程实践统计,滑动面位置往往处于从路中到边沟底部的区域,并不存在路基整体滑移的现象。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减小滑动面单位面积受力的方法,降低滑动面附近路基材料所受的剪切力,从而提高稳定系数。从这个角度讲,可以通过抬高路基,使滑动面附近路基材料承载力受力面积增大,减小单位面积内的承载提高稳定系数。
4、加铺土工材料,增强路基的抗剪能力
引起土坡稳定性破坏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土体内部某个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并超过了它的抗剪强度,稳定平衡遭到破坏。而剪应力达到并超过抗剪强度的原因为:一是由于剪应力较大,例如路基上荷载过大或者边坡过陡,二是由于土体本身抗剪强度减小,例如文中所说的渗透水导致粉质粘土特性变化,路基材料抗剪强度迅速减小。而加铺土工材料可以看做是对路基进行加筋,从而提高路基的抗剪强度。有实际经验数据表明,使用土工织物加筋可以提高稳定安全度约20%~30%。
5、安装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
挡土墙是我国进行边坡防护的一种常用方法,挡土墙的分类有很多,例如重力式挡土墙、锚定式挡土墙、薄壁式挡土墙、加筋式挡土墙等。结合苏里南不能自产水泥,须要进口,且石矿较少以及工程量大小,投资规模等特点。根据苏里南实际情况,很容易总结出悬臂式挡土墙是一种既经济又合理的解决方案,且施工便宜性要强于其他类型挡土墙。因此,可采用悬臂式挡墙进行边坡失稳治理。
五、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1、加宽路肩,增大抗滑力的方法。优点是便于施工、成本较低;缺点是持久性不强,且加宽部分如果不做夯实处理,与路基很难结合为一体。同时,在原边沟较小的情况下侵占排水沟,会对排水系统产生较大影响。
2、安装板桩抗滑桩,由板桩提供抗滑力。优点是结合了苏里南国家自然资源特点:便于使用当地盛产防腐性能高、硬度高、成本低廉的WALABA木料。缺点是施工时间较长,且木料表层涂抹的防腐材料容易被雨水冲刷,短期内处理效果良好,但是在道路设计年限内保证质量还有待考证。
3、抬高路面,增大滑动面受力面积。优点是便于施工、且结合土工材料治理效果良好。缺点是受道路滑动面宽度限制,且受道路两侧住户高程限制,如果填高太多,道路两侧住户入口处坡度太大,缺乏人性化。
4、土工材料处理软基,提高路基抗剪性能。优点是便于施工,对软基引起的边坡失稳治理效果良好。缺点是对于大型边坡滑移治理效果不佳。
5、安装悬臂式钢筋混凝土挡墙的方法。优点是处理效果持久性墙,外观美观。缺点是造价较高、不易大面积施工。
六、小结
治理该地区边坡失稳道路病害的问题时,首先应认真分析产生边坡失稳的原因。综合边坡失稳病害位置、规模,原有排水系统特点,业主整体投资要求和道路在路网中的等级,以及道路两侧住户分布情况等综合考虑,在上述处理方法中选取一个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案。同时,在病害长度较长,道路分段特点区别较大的情况下,应考虑综合治理,不能一成不变的采用一种方法进行治理。
参考文献
[1]孙昆仑.《岩体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多重尺度分析》.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侯会利.《软土地基高填方边坡稳定控制技术》.应用技术,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