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石灰岩膨胀特性和力学特性的试验研究

来源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l405567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自行研制的岩石高温装置和RMT-150C岩石力学试验机,对石灰岩试件在200~700℃高温双向约束条件下的膨胀特性和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升温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石灰岩试件两个约束方向的膨胀应力在600℃前逐渐增加,600℃或650℃以后出现减小现象;石灰岩垂直层理方向的热膨胀应力大于平行层理方向的热膨胀应力。恒温过程中,600℃以前的试件两方向膨胀应力曲线都随时间延长、呈平稳上升,但曲线斜率远远小于升温过程;恒温一定时间后,膨胀应力趋于该温度的一个稳定值。700℃恒温结束后,石灰岩两
其他文献
2005年11月26日在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了5.7级地震,震中烈度达7度强。瑞昌地震后,开展了对鄱阳湖口地区重大工程设计地震动参数的校核研究,分析了瑞昌地震后区域地震背景变化和地震震后活动趋势,对发震构造进行了综合判定,划分出了瑞昌潜在震源区,并针对该地区某大型桥梁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和设计地震动工程参数的校核计算。结果表明,瑞昌地震是近场区外的中强地震,对鄱阳湖口地区设计地震动工程参数影响很小
江苏、上海和浙江地区的地震海啸增水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结果为沿海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地震海啸设防的基本数据。地震海啸历史文献记录表明,可能在该地区产生显著增水
[关键词] 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规模;质量;层次;特色  [摘 要] 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大招生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要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并理性认识和科学解决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办学质量、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中专的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人们对美术教育缺乏一定的重视,教学方法也过于单调,这就造成了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欠缺,从而导致
随着大规模调水工程的建设,穿越软土地区的浅埋输水隧道的抗震性能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这就涉及到地震动的输入问题。而对于空间尺度很大的大型输水隧道,地震动输入的空间变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