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实践”这根弦,让学生兴趣作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知识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作文教学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只有对作文有兴趣,他们才乐于写作。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多渠道地指导学生从小练笔学写作,使学生把作文当做一件趣事,让幼小的心灵在写作中翱翔。
  关键词: 作文 兴趣 实践
  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阶段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小学生作文往往凭兴趣出发,这正是儿童学习作文的重要契机,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应当顺应这一特征,尽量设计一些饶有趣味的练笔形式,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练习写作,无形中提高习作水平。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到写作中,感受到学习写作就像做游戏一样。
  一、课堂素描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作文教学中,教师如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情趣,把描写单个物体、动物植物、人物外貌搞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课堂素描就是通过课堂上即时进行一次活动或实验,要求学生当堂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与美术教学中的素描一样,力求准确、鲜明、真实地表达。比如练习描写人物外貌,我让学生选择描绘班上一个同学的外貌,不指名,不道姓,写完后收起簿本,打乱分发,随机批阅一本,指出描写的是谁。成功者当众表扬,给予肯定;失败者给予指点,鼓励重写。这样的“肖像素描”练习,学生的脸上充满了兴奋、激动、好奇、疑惑的表情,一改往日作文课唉声叹气、愁眉苦脸的样子。学生兴趣盎然,个个乐意动笔。
  二、集体接龙
  “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程标准》大力推进、积极倡导的新型学习方法。把这一新颖方法运用到习作教学的实践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设计系列接龙作文,积极引导学生集体合作,自主习作。比如续写《狼和小羊》,一人一篇,一天一人,依次循环;指导学生写班级接龙日记、接龙写每日新闻、接龙写系列观察实验、接龙写家庭趣事等。“日记”的内容可编可抄,“接龙”的话题可以自选,“接龙”的顺序可以自定,“接龙”的日记可以合作写成,学生在接龙习作的过程中享受乐趣、体验情趣。又如,我在指导学生用“围绕中心句”的方法写一段话时,设计了这样一次练习:首先在黑板上写一句“今天很热”,要求每个学生用一句话来说明,但不准出现“热”字。当一个同学说出“骄阳似火”后,大家就争相发言。有的说“汗流浃背”,有的说“挥汗如雨”,还有的说“连树上的小鸟也都张着嘴巴躲到树叶下乘凉,懒得再飞出去觅食了”……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说了许多。然后我要求围绕“今天很热”写段话,学生情绪高涨,很快就完成了任务。结果90%的学生都能写上一段完整的话,而且把“热”字写得很具体。“再来,再来!”孩子们兴致勃勃。于是我又换了一个题目,写“今天很冷”……
  三、歌曲引发
  小学生对歌曲都很感兴趣,以歌曲来引发写作,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如在学生学习了歌曲《在教师身边》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很多学生都能联系自己的经历表达对老师的崇敬和热爱之情。然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学生有感而发,作文自然水到渠成。一位学生在他的作文开头中写道:“‘自从踏进学校的大门,我们就生活在教师的身边,从一个爱哭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有知识的少年……’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我的心中就充满了感激,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有多少位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啊!”
  四、室外写生
  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是习作材料的源泉。为了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解决“无话可写”的困难,作文教学应变“闭锁式”为“开放式”,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而应“放雀出笼”,要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山水村落皆画本,耳目及处有诗材。”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欣赏沃野千里、林木参天,亲身感受天然的植物园、动物园,认识事物,寻找写作素材。引导观察事物之时,为使学生摆脱被动状态,变“老师要我观察”为“我要观察”,以形成观察的能力。我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抓住其特点观察,并且指导他们学会用尽量多的感觉器官(看、听、闻、触等)综合研究考察同一对象,再带着感情合理地展开联想。许多学生对习作感到头疼,但是一提起这些活动,就十分起劲。教师要加以指导,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经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感受风的千姿百态、雨的酣畅淋漓、校园池塘的优美恬静、日出日落的绚丽迷人……生动的社会生活,五彩的自然画卷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激发了写作冲动。入情入境,乐在其中。这样,学生想写,乐写,且能写得好。
  五、现场速写
  法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人类童年时代生活中最为快乐的一种现象,是儿童本能的表现。将游戏活动引入作文教学,可以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作。因为游戏活动是孩子亲身经历的,又在活动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孩子很容易找到写作的题材。同时,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为孩子创设了良好的写作心境,调动了孩子所有的感官进行观察、思维和言语表达,激發了写作兴趣,作文也就有了真情实感。我在指导场面描写时,设计了一个拔河比赛的活动现场。选30名学生分两队进行拔河比赛,其余学生为拉拉队,教师在一旁指导观察。游戏虽然简单,但活动充满了真实、欢乐的气氛,全班学生都十分投入。学生亲自参加活动,感受是真实的,情感是真挚的,所以写得非常逼真,写出了真情实感,特别生动有趣。如描写比赛过程中人物神态的有:“个个成了关公脸”、“眼如铜铃”、“鼓着腮帮”;描写场面的有:“欢呼雀跃”、“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呐喊声响彻云霄”……如此深刻的体验,学生如果不参与游戏,想编也难。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有强大的内驱力。当孩子们在满足低层次表达练习时,这种内驱力就会驱使他们向着更高、更好的目标看齐。我采用的几种练笔形式引导学生写作,正符合儿童好听、好玩、好写,充满童真童趣的心理,消除了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由“我怕写”到“我乐写”,使学生踏上作文成功之路。我坚信,不断地、灵活地运用各种激趣方法,一定能让学生真正敞开心扉,用自己之笔,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显自由之性。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窦桂梅.“玩”出作文来.教育的对话.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效课堂就是要在课堂40分钟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育人目标。引导学生探讨课文的思想,激励学生的思维,必将对学生创造性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才干得到培养,创新激情才干得到激发,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创新精神 良好氛围 多种教法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文化修养、知识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面临新的挑
在当今时代,经济与科技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育体系中进行改革创新是当前教育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声乐教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专业课,能够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高专业的声乐知识,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在学前教育声乐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融入多元文化
期刊
摘 要: 教师的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影响着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特点入手,详细体阐述语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表征,通过语言特点的规范性、科學性、生动性、情感性等方面表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语言特点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点学科,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摘 要: 在教学中,作者尝试从“鲜活”的情境入手,引导学生拥抱生活情境、关注教材语言情境、媒体展示动态情境和表演创设情境等多个角度,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从而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作文。  关键词: 情境 作文兴趣 生态作文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只有学生熟悉,有鲜活体验的内容,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用笔动脑将它表达出来。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就是生
摘 要:以下文章将从几个方面阐述从19世纪开始至今发生的并购演化过程及背后的一些实际意义,再从世界的并购、重组演化史过渡到当下中国各个企业之间面临的并购及演化途径,探索是否因为时间与年代的不同其意义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具体国内并购形式将以案例分析进行相关的探讨。  关键词:并购;模式;动机  诺贝尔经济学家斯蒂格勒(G.J.Stigler)说过: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发展成巨型企业,是现
摘 要: 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中之中的地位。三年级学生初涉写作,往往问题较多,不会观察,不会表达,是最突出的问题,本文对相关问题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起步作文 观察训练 观察方法指导  “万丈高楼从地起”,对作文教学来说,观察训练是基础。一线语文教师该如何做,才能抓实这个“奠基工程”呢?钱梦龙先生说:“学生智能的潜力很大,只不过是我们没有很好地开发罢了。我一直想学生有巨大的智力潜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理事长崔峦老师说:“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显然,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事实证明,许多教师忽略了低年级阅读和写作的联系,把二者割裂开来,从而陷入了写作教学的困境。把本来简单的写作教学搞得很复杂,使学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