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监测水泥基材料早期电阻率的变化过程

来源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考察辅助性胶凝材料和细骨料对水泥水化的影响,利用新型无电极电阻率仪原位连续监测水泥基材料早期的微结构演变进程,系统分析了水胶比、硅灰掺量、矿渣掺量、粉煤灰掺量、细骨料体积分数和骨料粒级对水泥基材料电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化3000min内,根据水泥基材料电阻率的发展曲线,可将水泥水化过程分为溶解期、诱导期、加速期和减速期4个阶段;电阻率的发展速率随水胶比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在水胶比相同的情况下,砂浆电阻率高于净浆电阻率;掺加矿物掺合料致使后期电阻率的变化速率降低,掺加硅灰则导致水化加速期提前;在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结构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演化特性并分析其形变规律,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及其二次开发平台,建立考虑路面材料疲劳损伤的沥青路面结构数值计算模型
利用本站的历史演变资料,分析和临近站同期值的对比发现,白银观测站的日照从1995年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冬、春季日偏少最大0.8h,夏、秋日偏少最大0.7h,月日照百分率偏少5~6个
针对一类欠驱动系统的稳定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解耦滑模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将整个系统分成2个子系统,分别设计2个子系统的滑动面.然后利用其中一个子系统滑动面的反正切函数来
为了研究非球形颗粒在移动床内的流动特性,采用多元颗粒模型模拟了异径玉米形颗粒、异径椭球形颗粒以及异径圆柱形颗粒在移动床中的流动情况.探讨了异径混合球形和非球形颗粒
提出了一种可以降低驱动双效氨水吸收制冷循环热源温度的增压双效氨水吸收制冷循环,对该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阐明该循环高温级回路与低温级回路之间存在一最佳的分流比.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