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区受损湿地松林下6树种光合特性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红壤区湿地松林下种植的6种乔灌木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种间光合特性的差异,以期为红壤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物种材料筛选和种间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地带性建群种黧朔锥(Castanopsis fissa)、木荷(Schima superba)具有相对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和相对较低的表观量子效率AQE,说明两树种利用强光能力较强,属阳生树种;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具有最大的Pmax[(20.15±2.18)μmol/(m2.s)],但其L
其他文献
1 早期处理1.1 神经外科与骨科处理 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解除脊髓的压迫,提供脊髓恢复的条件,使脊髓损伤本身的病理进程不足病理性加重,而是有可能逐渐恢复,为了明确损伤的部位,
在分析氨基咪唑氨甲酰核苷酸转甲酰基酶/次黄嘌呤核苷酸环水解酶基因(fused IMP cyclohydrolasegene/phosohoribosylaminoimidazolecarboxamide formyltransferase PURH)对苏禽
研究以仙居鸡和隐性白羽鸡为材料,测定亲本P1、P2、F1和F2 4个世代的12周龄体重,应用4个世代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方法,分析鸡体重遗传规律,可为该性状的QTL初级
蝶骨嵴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之一,约占顿内脑膜瘤的14形。我院2001/2007—01收治各型蝶骨嵴脑膜瘤足35例,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