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中术后康复护理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综合康复护理,改善了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吞咽功能等,其中治愈20例,好转1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积极开展综合康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 康复护理;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多为伴高血压的脑小动脉病变因血压骤升破裂所致,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患者病死率高等特点[1]。近年来,随着神经科抢救、诊疗水平的提高及CT等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大多数患者经手术治疗能够度过危险期,但仍会留下程度不同的后遗症状,如偏瘫、吞咽困难、失语、大小便失禁等,故术后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本文对我院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积极实施有效的综合性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9月到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6.4±6.9)岁;所有患者以发病突然为特点,经头颅CT检查确诊,均符合脑出血的手术指证,并于入院后24h内行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失语29例、偏瘫34例,吞咽障碍21例;大小便失禁17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康复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耐心、详细地解释患者的各种疑问,鼓励患者敢于面对现实,并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康复治疗;在理解患者依赖感的同时,通过介绍典型康复病例等,鼓励患者尽可能生活自理,消除心理依赖感,并对患者的自立行为给予肯定,进一步增进患者康复的信心;恰当地告知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使其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还应与家属进行良好的交流,解释患者病情及预后情况,使其积极配合患者的康复治疗。
1.2.2 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 ①保持患者的肢体位于功能位:患者取仰卧位或患侧卧位,可将一小软枕垫在肩下,并尽量保持小腿和脚掌呈90°,每2h进行一次翻身;耐心的教会患者向患侧翻身时的动作要领,如伸肘、双手握手及屈膝,伸握的双手应先摆向健侧,再返回摆向患侧,同时利用摆动产生的惯性翻向患侧;向健侧翻身时,屈肘,利用健手的前臂将病肘托起,将健腿插入病脚的下方,凭借身体旋转力,同时利用健腿搬动患脚的方式翻向健侧。②积极关节活动度锻炼:术后1d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认真指导并教会其家属进行肌肉按摩的方法与技巧,据研究报道,脑神经损伤诱发的运动障碍的恢复与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密切相关,应尽早进行干预训练;对患肢各个关节进行屈伸、内收、旋前、旋后、外展等活动度训练,先从大关节开始,再进行小关节,运动幅度应由小逐渐增大,循序渐进,应以屈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及关节附近组织的不觉疼痛为度[3];10-15d后,患者意识清醒状态下,可逐渐有被动运动转向主动运动训练,有条件的可以配合针灸及按摩等康复治疗。③加强步行锻炼: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下肢肌力的恢复情况,鼓励患者开始自主运动,可先在床边练习站立,逐渐练习床边行走、室内及室外行走;初始锻炼行走可在平行杠内,家属或护士搀扶患者(应站在偏瘫侧)或给予患者适宜的支撑物,缓慢向前步行,期间家属或护士注意给予一定的保护,以防止摔伤,活动强度及时间以患者不觉劳累为宜。
1.2.3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①咽部冷刺激和空吞咽:采用蘸有少许冷水的棉签轻轻刺激舌根、软腭及咽后壁,并嘱患者行空吞咽动作训练;②模拟吞咽:采取先吸气——屏气一会儿——吞咽唾液——呼吸——咳嗽的顺序循环进行[4];③患者进食时,取仰卧位(躯干抬高约30°),头部前屈,并将偏瘫侧肩用软枕稍微垫高,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流质、半流质及固体软食或硬食,一般以3-4ml开始,酌情增加1汤勺为宜;对摄入不足的患者可酌情配合鼻饲营养。
1.2.4 语言障碍的康复护理 对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采取字-词-短句的顺序逐步进行;对于感觉性失语症患者,采用表情、手势表达用意;对于命名性失语症患者,可多次反复地教患者说出物品的名称;每天上下午都要有一定的训练,逐步恢复语言功能,但要注意避免患者疲劳过度。
1.2.5 大小便障碍的康复护理 对于尿潴留患者,采取按摩、热敷、针灸、听水流声等方法尽量使其自行排尿,可采用夹管定时进行排尿,同时训练患者的排尿反射;对于尿失禁的患者应给予接尿处理(男性采用接尿器,女性采用大口尿壶),同时还应做好皮肤护理,并进行按时排尿的训练;对于便秘患者,尽早床边锻炼有助于促进肠蠕动及改善便秘,同时多食含粗纤维的水果、蔬菜,多饮水,少量多次;排便时可按摩患者腹部,增加肠蠕动;必要时可给予患者一定的缓泻剂;对于大便失禁患者,应做好肛门的清洁及周围皮肤的护理。
2 结 果
经过良好的综合康复护理,治愈20例,好转1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吞咽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
3 小 结
高血压脑出血是最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病变之一,其诱发的中枢或附近神经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系统规范的术后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该方法能够促进相关的神经细胞轴突发芽,进而形成新的突触,通过反复锻炼能够激发并强化这些新突触的功能,实现中枢神经的功能重组,重新建立神经环路网络-突触链;同时能够抑制异常的低位中枢性运动,达到改善患者功能的作用。通过综合性康复护理,①使患者肢体的协调运动及随意运动得到恢复;②恢复及改善了患者的语言能力;③加强了舌与咀嚼肌的运动按摩,阻止了咽下肌群失用性萎缩,同时还防止了误吸的发生,避免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总之,积极正确的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同时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病残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小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2):130.
[2] 李妍芝,米春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0,3(6):104.
[3] 王芳,张胜莲.高血压脑出血60例术后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2):113.
[4] 张东伟,许书成,段裔,等.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5):214
【关键词】 康复护理;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多为伴高血压的脑小动脉病变因血压骤升破裂所致,具有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患者病死率高等特点[1]。近年来,随着神经科抢救、诊疗水平的提高及CT等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大多数患者经手术治疗能够度过危险期,但仍会留下程度不同的后遗症状,如偏瘫、吞咽困难、失语、大小便失禁等,故术后康复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本文对我院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积极实施有效的综合性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9月到2010年9月期间收治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6.4±6.9)岁;所有患者以发病突然为特点,经头颅CT检查确诊,均符合脑出血的手术指证,并于入院后24h内行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失语29例、偏瘫34例,吞咽障碍21例;大小便失禁17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康复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耐心、详细地解释患者的各种疑问,鼓励患者敢于面对现实,并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康复治疗;在理解患者依赖感的同时,通过介绍典型康复病例等,鼓励患者尽可能生活自理,消除心理依赖感,并对患者的自立行为给予肯定,进一步增进患者康复的信心;恰当地告知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使其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还应与家属进行良好的交流,解释患者病情及预后情况,使其积极配合患者的康复治疗。
1.2.2 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 ①保持患者的肢体位于功能位:患者取仰卧位或患侧卧位,可将一小软枕垫在肩下,并尽量保持小腿和脚掌呈90°,每2h进行一次翻身;耐心的教会患者向患侧翻身时的动作要领,如伸肘、双手握手及屈膝,伸握的双手应先摆向健侧,再返回摆向患侧,同时利用摆动产生的惯性翻向患侧;向健侧翻身时,屈肘,利用健手的前臂将病肘托起,将健腿插入病脚的下方,凭借身体旋转力,同时利用健腿搬动患脚的方式翻向健侧。②积极关节活动度锻炼:术后1d协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认真指导并教会其家属进行肌肉按摩的方法与技巧,据研究报道,脑神经损伤诱发的运动障碍的恢复与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密切相关,应尽早进行干预训练;对患肢各个关节进行屈伸、内收、旋前、旋后、外展等活动度训练,先从大关节开始,再进行小关节,运动幅度应由小逐渐增大,循序渐进,应以屈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及关节附近组织的不觉疼痛为度[3];10-15d后,患者意识清醒状态下,可逐渐有被动运动转向主动运动训练,有条件的可以配合针灸及按摩等康复治疗。③加强步行锻炼: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下肢肌力的恢复情况,鼓励患者开始自主运动,可先在床边练习站立,逐渐练习床边行走、室内及室外行走;初始锻炼行走可在平行杠内,家属或护士搀扶患者(应站在偏瘫侧)或给予患者适宜的支撑物,缓慢向前步行,期间家属或护士注意给予一定的保护,以防止摔伤,活动强度及时间以患者不觉劳累为宜。
1.2.3 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①咽部冷刺激和空吞咽:采用蘸有少许冷水的棉签轻轻刺激舌根、软腭及咽后壁,并嘱患者行空吞咽动作训练;②模拟吞咽:采取先吸气——屏气一会儿——吞咽唾液——呼吸——咳嗽的顺序循环进行[4];③患者进食时,取仰卧位(躯干抬高约30°),头部前屈,并将偏瘫侧肩用软枕稍微垫高,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流质、半流质及固体软食或硬食,一般以3-4ml开始,酌情增加1汤勺为宜;对摄入不足的患者可酌情配合鼻饲营养。
1.2.4 语言障碍的康复护理 对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采取字-词-短句的顺序逐步进行;对于感觉性失语症患者,采用表情、手势表达用意;对于命名性失语症患者,可多次反复地教患者说出物品的名称;每天上下午都要有一定的训练,逐步恢复语言功能,但要注意避免患者疲劳过度。
1.2.5 大小便障碍的康复护理 对于尿潴留患者,采取按摩、热敷、针灸、听水流声等方法尽量使其自行排尿,可采用夹管定时进行排尿,同时训练患者的排尿反射;对于尿失禁的患者应给予接尿处理(男性采用接尿器,女性采用大口尿壶),同时还应做好皮肤护理,并进行按时排尿的训练;对于便秘患者,尽早床边锻炼有助于促进肠蠕动及改善便秘,同时多食含粗纤维的水果、蔬菜,多饮水,少量多次;排便时可按摩患者腹部,增加肠蠕动;必要时可给予患者一定的缓泻剂;对于大便失禁患者,应做好肛门的清洁及周围皮肤的护理。
2 结 果
经过良好的综合康复护理,治愈20例,好转1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1例。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吞咽功能有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
3 小 结
高血压脑出血是最严重的急性脑血管病变之一,其诱发的中枢或附近神经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系统规范的术后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该方法能够促进相关的神经细胞轴突发芽,进而形成新的突触,通过反复锻炼能够激发并强化这些新突触的功能,实现中枢神经的功能重组,重新建立神经环路网络-突触链;同时能够抑制异常的低位中枢性运动,达到改善患者功能的作用。通过综合性康复护理,①使患者肢体的协调运动及随意运动得到恢复;②恢复及改善了患者的语言能力;③加强了舌与咀嚼肌的运动按摩,阻止了咽下肌群失用性萎缩,同时还防止了误吸的发生,避免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总之,积极正确的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同时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了病残率的发生,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小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2):130.
[2] 李妍芝,米春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0,3(6):104.
[3] 王芳,张胜莲.高血压脑出血60例术后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20(2):113.
[4] 张东伟,许书成,段裔,等.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3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