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分析:附30例报告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pwode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IT刀、HOOK刀通过ESD治疗经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30例。具体过程为:(1)黏膜下注射0.9%氯化钠液抬高病变处黏膜层;(2)预切开病变周围黏膜;(3)充分剥离病变周围结缔组织,完整剥离病变。结果:病变直径为0.8~4.5 cm,平均(2.6±1.3)cm。术后病理证实,2例经ESD剥离病变后创面仍有肿瘤残留,行外科手术扩大切除;其余28例病变全部完整剥离,完整剥离病变的成功率为93.3%(28/30)。ESD手术时间(自黏膜下注射至完整剥离病变)为29~110 min,平均(48±11.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约为45 mL,出血均经电凝、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成功止血;1例(术前停用阿司匹林5 d)术中创面出现少量渗血,术后给予保守治疗后成功止血,ESD出血发生率为3.33%(1/30)。3例在ESD治疗中发现有约1.0cm的穿孔,均应用金属夹成功缝合穿孔,未中转开腹手术;ESD穿孔发生率为10.0%(3/30)。术后16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4.5±1.2)个月。16例的创面基本愈合,无病变残留和复发。结论:采用ESD治疗上消化道病变的疗效可靠,能完整切除较大的病变并提供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复发率低。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高速卧式加工中心(型号为HDBS-63)所用的高速电主轴为研究对象,进行高速电主轴热特性分析及其热误差建模补偿的研究,从而改善高速电主轴的
国际气候制度处于从京都体系向后2020体系转变的一个"转型期"。在这期间,全球气候问题将日趋严峻,世界将更为期待全球合作。从民间视角来看,这样的合作有赖各个国家,特别是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行业已逐步成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行业,并对国民经济水平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正由于房地产经济增长重要性的存在,越
为了保证医用超声波雾化器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行,系统采用了智能检测、自动控制、CAN总线传输和嵌入式技术。利用高性能的MXT80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超声波雾化器的工作原理
自拟疏肝调冲汤(柴胡、白芍、当归、川芎、鹿角霜等)内服,外敷复方祖师麻止痛膏,治疗乳腺增生病52例,总有效率84.6%。提示中药内服外敷相结合,可提高疗效。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术配方颗粒中白术内酯Ⅲ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流动相为甲醇-水(68∶3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柱温为35℃。测定处方中白术
根据研究对象的特性和研究目的,确定植物景观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建立城市森林公园林下景观的评价模型。采用AHP法对深圳梧桐山风景区林下典型群落进行了评价,最后得到景观美景
替硝唑是新一代硝基咪唑类药物,属于甲硝唑的乙磺酰基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厌氧菌和抗原虫的活性,其活性比甲硝唑高2~4倍,而且毒副反应比甲硝唑低的多。替硝唑具有吸收好、起效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A患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相对浓度,采用免
印刷与包装设备运行在印刷与包装过程各个环节,这些设备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自动化。然而,由于控制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缺乏统一规划和实施,其结果直接影响到设备最终性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