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le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与健康的影响。方法:将我科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服药指导、饮食指导及运动干预等措施;对护理干预前后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冠心病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大大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行为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冠心病 生活质量 健康影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07
  目前冠心病发病率呈逐年增高之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之一[1]。资料显示,患者遵医行为差和血脂升高是影响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冠心病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完善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这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我科对收治的不同情况冠心病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选择82例冠心病患者,均为我科2009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男48例,女34例;年龄34~81岁,平均50.4±6.2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44例,中专及以下38例。患病时间1~12年。其诊断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其中50例为心绞痛型、22例为心肌梗死型、10例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型。将其8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观察组41例中,男26例,女15例;而对照组41例中,男23例,女18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用药及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严格的护理计划和内容,并采取心理护理、服药指导、饮食指导、出院随访等规范化护理干预,及时对患者治疗药物和护理方案进行调整。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X ±S表示,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护理干预措施
  心理护理:由于冠心病属于心身疾病的范畴,往往患者情绪较激动,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心理安慰。同时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帮助其纠正错误的认识,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生、临床症状、治疗原则、护理及预后等,说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抽烟、饮酒、生活无规律等均是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紧张不安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服药指导:要详细向冠心病患者介绍正确服药的时间、药物作用、剂量、注意事项等有关知识,强调遵医服药的重要性,使其自觉纠正不遵医行为,以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告知患者在外出时,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急用。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疼痛发作的程度、疼痛时间、部位等,如遇到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运动指导:教会患者自行调节锻炼的方法,鼓励其适当运动,每天散步或伸展运动至少1小时,运动要循序渐进,以运动后稍有出汗、感觉舒适、呼吸稍增快、无心前区不适、气短等症状为宜,以达到肌肉的有氧运动,提高心血管的肌能,改善心功能和心肌缺血[2]。活动后应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若患者睡眠不好,可适当减少运动量。
  饮食指导:冠心病患者原则上应食用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等饮食,多食用粗粮、豆类及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胃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便秘而导致冠心病加重或猝死。要限量烹调用油,应使用植物油,且每天不超过25g,禁食动物脂肪与内脏、腌制品及高钠食物等;注意饮食定量,每日应少食多餐,避免饱餐,且戒烟酒[3]。
  结 果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观察组41例中,规律服药有36例,低脂饮食31例,低盐饮食33例,适量运动29例,控制体重34例,戒烟酒30例。而对照组规律服药有28例,低脂饮食22例,低盐饮食25例,适量运动18例,控制体重20例,戒烟酒21例。可见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后,各项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干预后血脂变化: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略有升高,且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讨 论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做好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已是当前的关键。资料表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高血压、高血脂、高龄、高血糖、吸烟等为主,另外饮食因素、活动减少、肥胖、冠心病家族
其他文献
针对吉林油田第一口深层水平气井中途测试的工艺特点,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对测试过程的技术难点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了测试作业的基本原则;对相关技术问题采取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小儿急性喉炎是喉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为小儿常见的急性喉梗阻原因之一,常发生于1~3岁小儿,以犬吠样咳嗽、声嘶、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临床特征,其特点是起病较急,病情进展
摘 要 目的:探究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病房的急救护理管理。方法:对收治的60例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进行急救护理管理。结果:护理后痊愈55例,良好5例,治愈率100%。结论:对多发性骨折伴休克患者病房的急救护理管理,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 多发性骨折 休克 急救护理管理  多发性骨折时急诊发生率较高的疾病,具有创伤多样性、失血量较大的特点,同时多发骨折常伴随休克,会引起器官生理功能紊乱[1]。为
惊厥是新生儿危重症之一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神经新生儿惊厥是因窒息、颅内疾患、代谢及先天性疾病等多种病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暂时紊乱的病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急症。因新生儿大脑皮层发育不成熟,神经细胞胞浆、胞膜分化不全,树突、轴突、髓鞘等发育尚不完全,故新生儿惊厥形式与年长儿有很大不同。本研究观察27例惊厥新生儿的多种形式惊厥及惊厥时体温、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合病因并就护理对策进行探讨,现
摘 要 目的:了解健康管理VIP人群饮食、运动等健康基线特征;探讨有效运动量在降低健康风险中的意义。方法:对238例健康管理VIP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健康体检、体质测评和运动测评;采用KYN健康管理软件对该人群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結果:238例健康管理VIP对象中大多数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运动不足;超重和肥胖率、高血压、血脂和血糖异常率均高于我国成年人一般水平。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患病风险高于平均水
介绍了AHC封隔器的工作原理,及首次应用是时坐封解封过程,探讨了在柯东XX井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认为销钉剪切试验中,应充分考虑井底温度的影响等。
护理工作的复杂性、药物学及人体生命科学领域的未知性,使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不确定性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和伤残后果的
从H2S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对金属材料的腐蚀作用等方面,对含硫油气井射井作业进行分析,制定防硫控制措施。推荐了含硫油气井射井作业方法,在含H2S油气井射井
根据压裂缝井试井理论,采用试井分析方法对庄5井压前压后试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压裂施工工艺及压后压降曲线分析,评价了庄5井压裂层段的压裂效果,得到了造成该井压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