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1基因rs16754多态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WT1基因rs16754多态性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115例AML患者初诊时骨髓及177名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样本,采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法(HRM)进行WT1基因rs16754多态性位点分型,并通过直接测序法验证,回顾性分析该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AML发病风险、患者临床特征、缓解及生存情况的相关性。

结果

WT1基因rs16754多态性与AML发病风险无关(P= 0.296),GA/AA组与GG组在患者性别、年龄及临床各指标间及化疗缓解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A/AA组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于GG组(P=0.025)。随访99例患者生存情况,单因素分析发现GA/AA组总体生存率高于GG组(P=0.035)。多因素分析显示A等位基因是AML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GA/AA型患者的死亡风险高于GG型患者(HR=1.681,95% CI 1.046~2.700,P=0.032)。

结论

WT1 rs16754多态性与AML预后有关,可作为AML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评估适用于原发性骨髓化(PMF)患者的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动态国际预后积分系统(DIPSS)、修订的动态国际预后积分系统(DIPSS plus)、基于我国PMF患者临床特征提出的修订IPSS(IPSS-Chinese)、修订DIPSS(DIPSS-Chinese)及针对欧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后骨髓纤维化(post-PV MF)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后骨髓纤维化(post-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血常规、血清铁含量及血红蛋白电泳对地中海贫血(地贫)检出率的影响,寻找在地贫非高发区高效的联合检测方法。方法抽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血液科及妇产科1 000例疑诊地贫患者外周血,EDTA抗凝管及血清管。抽提全血DNA,以跨越裂口PCR(GAP-PCR)及反向斑点杂交法进行地贫常见突变基因检测;进行血常规及血红蛋白电泳检测;GAPPCR及Sanger法测序进行稀有α及β地贫
目的分析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ES)的临床特征和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糖皮质激素单药治疗的60例初诊HE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获得患者生存情况及死亡原因。结果全部60例HES患者中,男45例,女15例,中位年龄38(11~80)岁。常见受累器官依次为皮肤(55.0%)、胃肠道(40.0%)、肺(35.0%)、心脏(13.3%)、血管(10.0%)和神经肌肉(10.0%)。单器官受累27例
期刊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伊马替尼(IM)联合化疗治疗BCR-ABL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2003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09例治疗中包含IM的BCR-ABL阳性ALL患者纳入研究,106例患者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初诊患者诱导完全缓解(CR)率为97.9%。初诊时WBC≥100×109/L是总生存(OS)的不良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