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友善观的培育

来源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的友善模式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发生着重要的现代转型。在当前高校学生群体友善意识淡薄的状况下,自媒体载体下信息的多元化、隐匿化、娱乐化对大学生友善观的塑造和培育造成了新的冲击。剖析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友善观的形成机制,根据其形成规律总结大学生友善观在自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并探索出相应的培育方案已迫在眉睫。就内在层面而言,大学生要主动承担起提升自我修养的责任;就外在层面而言,高校要建立起自媒体的信息反馈机制和自媒体的交往介入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友善价值观。
其他文献
每一地区都有自身特殊的区域性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发展境遇。在民间,文化社团是一个普遍但又特殊的存在,与人民具有天然的情感联系,在人们
社会实践与学术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居于重要地位。当前思政课教师往往出现这两方面的偏颇,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社会实践促进学术发
高校内部教师和行政人员问由于职业文化差异而导致相互间关系的不和谐,成为高校治理必须面对的重点问题。借鉴“共同治理”这一美国大学历史发展的成功经验,应从构建高校“共同
壮族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壮族的文学同样有自己鲜明的色彩。壮族的文学以口头文学为主,书面文学以科仪经本中的神话、传奇故事为主。民歌是壮族文学里
广西当代文学批评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支老年、中年、青年相结合的批评家群体,他们具有不同的年龄结构和批评特点。广西当代文学批评家队伍主要由学院派批评家、机构系统
冷暴力是指不通过殴打、辱骂等显性暴力手段来解决矛盾冲突,而是通过孤立轻视、冷淡疏远、关系攻击、冷嘲热讽等不作为手段,从心理、情感和精神层面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是虐待
《法律谈判》是一门实践性法学课程,在高校的法学教育中有着属于自身独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而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出现的该课程重要性被忽视,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