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办公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来源 :低碳地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博普森机电顾问有限公司
  【摘 要】暖通空调系统可以提供人们安静舒适的办公环境,当然,暖通空调的应用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能耗与污染,因此暖通空调在设计时也需要注重节能性。本文根据工程实例,对某超高层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设计进行分析。
  在商务办公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
  【关键词】高层建筑;暖通设计
  一、工程概况
  某建筑项目裙房4层,主楼39层,主楼竖向设置 2 个区域,其中办公低区为 5-25层,办公高区为 27-39 层,避难层设置在 11 层与 26 层。
  二、工程设计特点
  裙房空調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机组,主楼空调冷热源采用小型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新风由风冷热泵机组和新风空调箱提供。主楼办公全部采用集中式新风机组,新风机组集中布置在避难层和屋顶层的新风机房内,处理过的新风通过垂直管道送至各楼层。部分空调风机采用变频控制,适应系统负荷变化,变风量运行,可节省运行能耗。
  三、设计参数及空调冷热负荷
  设计参数如表 1 和表 2 所示。
  (1)室外气象参数
  表 1 室外气象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6.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7.6℃
  夏季通风室外计 35.2℃ 冬季空调室外计 6℃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5.2℃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60%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78%
  (2)室内气象参数
  功能 温度(℃) 湿度( %) 新风量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m ? /
  ( h·p)
  办公 26 20 60 >30 30
  门厅 26 18 60 >30 30
  餐厅 26 20 60 >30 30
  (3)空调冷热负荷
  经计算,该建筑夏季空调冷负荷为 8501kW,空调冷指标为 93.9W/㎡;冬季采暖热负荷为 4417kW,空调热指标为48.8W/㎡。
  四、空调冷热源及设备选择
  根据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并结合建设方的要求空调冷热源选择如下:裙房空调冷热源采用风冷热泵机组,主楼空调冷热源采用小型变冷媒流量空调系统,新风由风冷热泵机组和新风空调箱提供。
  本项目选用64台空调机组,容量26HP-40HP不等;裙房选用4台风冷热泵机组,单台制冷量378KW,制热量378KW;主楼新风选用3台风冷热泵机组,单台制冷量 567KW,制热量 567KW 。
  五、空调系统形式
  (1)空调风系统
  1)金融营业厅、员工餐厅等大空间全部采用全空气系统,室内回风和室外新风混合后,经变风量空调器处理后,通过风管和风口送到房间各个部位。室内温度控制则由风管式温度传感器控制空调器回水管上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及每台变风量空调器的变频控器来实现。
  2)零售商店、KTV 包厢等小空间房间采用水风系统即风机盘管加新风机组的方式。风机盘管安装于吊顶内,出风口侧送或顶送至室内,回风口则为吊顶下回。新风机组根据建筑功能和区域设置,将室外新风经冷却或加热处理后,通过风管送至室内。室内温度控制则由每台风机盘管的恒温控制器( 带三速开关)来实现。
  3)新风系统:全空气系统通过空调箱处理新风,过渡季可实现变新风运行;裙房零售商店、KTV 包厢等均采用分散式新风机组,主楼办公全部采用集中式新风机组,新风机组集中布置在避难层和屋顶层的新风机房内,处理过的新风通过垂直管道送至各楼层。
  (2)空调水系统
  1)空调水系统:空调水系统为二管制,夏季供冷水,冬季供热水。
  2)供水方式为下供上回,异程布置方式,为保证水力平衡,异程部分每个空调末端均设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水平总管设动态压差平衡阀。
  3)立式变风量空调器和卧式空调箱应加减振器,吊装风机应加减震吊钩。
  4)空调凝结水出水管与水平凝结水管的高差应在150-200mm 以上,凝结水管在吊顶高度允许的情况下,沿流动方向做一定的坡度,坡度不小于 0.3%;空调供回水管的坡度不小于 0.1%。
  5)空调水管的最高点和容易积气的部位应加装自动排气阀,管道最低点设排水阀。
  6)空调水系统工作压力、试验压力和定压装置定压值:裙房工作压力 1.4MPa,试验压力 1.9MPa,高位水箱定压。主楼工作压力 1.4MPa,试验压力 1.9MPa,高位水箱定压。
  7)空调系统水温:低区冷水 7℃-12℃,热水 60℃-50℃;高区冷水 7℃-12℃,热水 60℃-50℃。
  六、通风、防排烟及空调自控设计
  (1)通风设计
  1)地下室汽车库设机械送排风系统,排风量按规范要求不小于 6 次/h 换气次数( 车库层高按 3m 计)。为保证尾气顺利排出,在排风的同时保证送入不小于 5 次/换气次数的新风量。车库内送排风机按防烟分区设置。
  2)地下室自行车库设机械排风系统,通风量按不小于 3 次/h 换气次数计算。
  3)地下室变配电间和水泵房,冷冻机房,锅炉房等设机械送排风,通风量按不小于 6-8 次/h 换气次数计算。
  4)地下室燃气锅炉房设机械送排风系统和事故排风系统,平时通风量按不小于 6 次/h 换气次数计算,事故通风按不小于 12 次/h 换气次数计算。锅炉房送排风机均为防爆型。
  5)厨房设机械送排风系统,厨房排油烟经隔油和净化处理后高空排放。厨房通风设计待工艺确定后再完善。   6)大楼各个房间新风通过变风量空调器、新风机组、新风机组,按规定新风量要求送到各个房间;人员密集的区域,在送入新风的同时,考虑设排风系统,排风量略小于送入新风量。
  7)所有卫生间均设排风扇,通过风管或竖井排出室外;排风量按不小于 10 次/h 换气次数计算。
  (2)消防防排烟设计(按照出图时执行规范)
  1)本工程地下室设有下列几个独立的排烟系统:①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正压送风系统;②防烟楼梯间正压送风系统;③内走道排烟系统;④无窗房间排烟系统;⑤地下室汽车库排烟系统;⑥中庭排烟系统;⑦避难层送风系统。
  2)消防电梯和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火灾发生时,在消防控制中心的指令下,开启着火层与着火层上下层的送风口,同时启动加压送风机,将室外空气经过竖风道送至前室形成正压。前室每层设多叶送风口一个。消防正压送风机设在避难层送风机房内和屋顶层。
  3)主楼和裙房的防烟楼梯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火灾发生时,在消防控制中心的指令下,启动加压送风机,将室外空气经过竖风道送至楼梯间形成正壓。楼梯间地上部分每二层设送风口一个,地下部分每层设送风口一个。本工程地上楼梯间和地下楼梯间共用正压送风系统,当火灾发生时,根据火灾发生的部位打开地上或地下的全部送风口,并连锁启动加压风机送风。消防正压送风机在避难层送风机房内或者屋顶层。
  4)送风口须在土建施工时按制造厂家要求预埋钢制件,铁皮风管与土建风道连接处预埋法兰框,规格尺寸见图中管道尺寸,以便今后安装。
  5)主楼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消防排烟专用风机设在避难层和屋顶层,当火灾发生时,在消防中心的指令下,开启着火层及上一层排烟口,同时启动排烟风机,将走道内的烟气通过竖风道排出室外。为保证烟气顺利排出,地下室内走道在排烟的同时保证送入不小于排烟量 50%的新风。
  6)地下一层设备用房区域和面积大于 50 ㎡的无窗房间和长度超过 20m 的内走道以及地上面积大于 100 ㎡的无窗房间和内走道设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风机和消防补风机与部分平时的送排风机合用,设在机房内,室内按防烟分区设排烟口和送风口;当火灾发生时,在消防中心的指令下,关闭所有平时送排风口,开启着火区域的排烟口和送风口,同时启动排烟风机和送风机,将烟气通过风管和竖风道排出室外。排烟
其他文献
[摘要] 当前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章的基本精神,应当把握五个要点:忠实践行一个根本宗旨;不断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努力实现三个奋斗目标;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面抓好五位一体建设。  [关键词] 党章;基本精神;要点  [中图分类号] D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05-0011-02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紧密联系
死亡是一个永恒的文学话题,牵动着历代文人敏感而富于想象的心灵。当代中国的小说家们继承了前辈作家对死亡书写的热忱,在当代文坛上掀起了一股书写死亡的热潮,死亡书写比比皆是
海明威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最具天才的作家,曾以他独具匠心的笔触描绘了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空前灾难,以及现代社会对人的精神的深度挤压和人与大自然抗争而终归失败的悲剧。在
北京中瑞电子系统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100040  【摘 要】民用建筑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品质,甚至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筑质量的优劣主要由设计质量与施工质量2个方面来衡量。而建筑设计工作特别繁重,而且责任重大。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与合理性。这些现实性的问题需要设计者给予注重,以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民用建筑
《冤魂志》是南北朝著名文人颜之推所撰的一部宣扬因果报应的志怪小说。本文便是以《冤魂志》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着重剖析了颜之推的佛教思想,以及佛
天津中怡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伴随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加快,城市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日渐严重,比如土地紧张、空气质量下降、交通堵塞等。如果任由城市无限制地蔓延扩张,将会危害我国的土地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城市已经逐渐看到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逐渐通过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来缓解城市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地下空间是一个庞大且丰富的资源,开发地下空间将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