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llgl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感知不是通过“填鸭式”教育获得,古老课堂上的精讲式教育是与建构主义相违背的,真正的建构主义应该是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种种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身临其境,在语文教学中较常见的有“导游式”“图片式”“视频短片式”,这些教学情境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能够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感,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方向可以去探索,从而全身心的投入课堂。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已成功开发了三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分别是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支架式教学法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知识框架,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抛锚式教学法是让学生到真实事件中感受、体验,从而获得直接经验,是以真实事件和问题为基础;随机进入教学法是让学生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问题的多面的认识与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这三种教学方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以致用,我以《桃花源记》为蓝本,采取同课异构的方式,对这三种教学方法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做了对比性的实践研究。首先,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注释疏通文意,这是每节课前的必备作业;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同课异构。
  在进行支架式教学法设计的时候,首先创设情境:如果你是渔人,你的行踪是如何安排的?学生会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一层层的筛选,批注出关键词,最终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敲定表述的方法,得出了文章中渔人的行踪是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几件事。确定了这一行踪,就是确立了全文的框架,教师引导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讨论一件事,从环境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几个方面去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从而体悟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人物的刻画对中心和主旨的作用等等,最后还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运用批注阅读的方法标注出重点的字、词、句,小组之间经过互相讨论、质疑,然后得出结论。这节课上,知识框架由大及小,知识点落实比较到位,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
  在进行抛锚式教学的设计时,我采用了先利用必答和抢答完成重点字、词、句的疏通,然后进行课本剧表演,把学生带入到了课文的意境之中,然后问题一个个抛出,问及学生在此情此景中的感受和对课文意境的的体悟,学生回答得很到位,问及他们人物形象,他们都关注到了桃花源人的“真善美”,也鞭笞了渔人的不能信守承诺。两相对比,学生更深刻的领会了桃花源那种与世无争的宁静与淡泊,加深了对作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理解和感悟,深化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学生上完课后感觉回味无穷。课堂氛围几度达到沸点。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既完成了对课文的重点难点的突破,更加锻炼了他们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真实的意境中去感受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受到了参与课堂的学生们的喜爱,成为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课堂形式。
  在进行随机进入教学的设计之前,我把40分钟的时间分成5个8分钟,争取实现课堂的高容量、高效率。课前第一环节是自主学习环节,时间为8分钟,学生组织语言讲述桃花源的故事,设计表格对故事讲述制定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第二环节为挑战学习环节,先实行小组内挑战,8分钟时间小组内讲述故事,然后实行全班挑战,推出讲得最好的全班展示评分,评出优胜组,大约需要8分钟左右;第三环节为反思学习阶段,每一个人说说故事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归纳文章主旨,也是8分钟,最后剩下的8分钟对课文重点字、词、句,进行抢答竞赛。课堂上每个学生讲述故事的侧重点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对文章的人物剖析也比较到位,最后的抢答夯实了基础,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比较跳跃,相对的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可以随时应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环节,从而起到课堂的“导”。
  通过同课异构式的亲身体验,我认为建构主义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实施,既要体现趣味性又要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鲜明特色。
  第一,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求学生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预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构建活动”。学生的预习,不是盲目的。教师要给予学生明确具体的目标,有了任务的驱动,学生的学习才能够更加高效。课堂上学生根据自己提前预习过的内容,把自己变成了知识的建构者,从而凸现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要求其对课本有深入的把握。教师主导地位是建构主义课堂的重要特点。教师要引领学生以课文作范本,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拓展和延伸,既能走进来,又能跳出去。在建构主义课堂上,教师还要是一个协调者,一个点拔者,更是一个智者,相对应的课堂机智是成就一堂课的关键所在。
  第三,要实现构建主义的“情境-协作-会话-构建”这一过程,还必须要有生生合作。情境的创设,需要师生的共同合作,协作与会话则是思维与思维的碰撞。生生合作,从目前来看大部分教师会选择小组合作的形式,大家分工合作,每一项任务事先安排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从而达到共同构建的目标。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女人每个月有“好朋友”(经期)来访,影响情绪变化,连带身边人也可能受波及.rn说到“好朋友”,这是不是女人“专利”男人就没“好朋友”吗?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多样化教学成为了当代中学教学中改革的目标,为了实现多样化教学模式,教师们都在积极的探索着。差异教学作为多样化教学中的模式之一,受到了教育界的关注,那么差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怎么被应用的呐?本文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究。  关键词:差异教学;初中英语教学;多样化教学    初中英语是中学英语基础教育,也是对小学英语的一次升华。进入到中学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基础
传说麦当劳、肯德基的招聘职位,在清华北大大受欢迎。很难讲,这些天之骄子是怎样把“假期打工地点”变成“求职热门选择”的。但是,从心理的正常趋势来看,如此大的转变必然是
在现代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是国家深化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
言语积累不是言语知识的机械累加,也不是一种简单的、孤立的纯语言积累,而是一个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的复杂的学习过程,是新的认知结构的积极重建。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找准言语——感知言语——巩固言语——实践言语”的路径优化学生的言语积累过程。  一、依据学情,找准言语训练点  语文教材可供学生学习积累的言语点很多,如取材的方法、布局的策略、段落的过渡、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等,这么多言语知识点到底该教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情感,形成初步的英语语感,为其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最终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日常英语教学,我想在小学阶段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认知规律,以年级划分,分别进行拼读、认读、朗读和初步的阅读训练。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  
1.气味男人男人懒,理解,理解,但把自己懒出了味道便不解,不解了。男人自居为强者,社会人际互通中的骨干,那么自身形象也就尤为重要了,不是要求个个都像周润发,但出 1. Sm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