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作为一种常见癌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其发病的分子机制仍很不清楚.尽管对CRC发病机理的研究逐渐深入并提供增强的筛查策略,但由于早期CRC的症状并不明显,难以诊断,使得许多患者错过最佳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目前患病率仍在上升.目前多数研究表明,CRC早期发病主要原因是由于机体所处环境、膳食、遗传和存在患者体内的其他因素等所作用造成.对于CRC的治疗大多是手术结合化疗药物进行治疗.在此,本文就CRC主要发病机制与临床中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筛查方法、药物靶向治疗、手术与放化疗的结合、中医药在CRC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临床对该类疾病的针对性防治及相关病理机理的阐明提供最新的见解.
其他文献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是老年期常见的第二大痴呆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但临床有效药物仍十分有限.中药复方是现代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因其具有多成分、多效应、多靶点的优势,对VaD的治疗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中药复方存在所含化学成分复杂、药理机制不够明确、药物质量难以控制等不足,至今很难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同.本研究团队根据中医药的特点,对多年临床治疗VaD有效的参麻益智方进行开发研究,形成了工艺稳定、质量可控、成分基本清楚且安全有效的的中药复方药
痛情绪是指因疼痛引发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是疾病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情绪.痛情绪相关神经机制非常复杂,但主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肽和某些神经环路有关,笔者将结合目前研究现状分别从以上两方面展开,就痛情绪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和神经肽在受体分类、脑区通路、共疾病以及各神经递质之间的联系和痛情绪相关神经环路中各个蛋白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目的 观察扩心方对阿霉素诱导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Wistar大鼠68只,设8只为空白对照组(Con组),余60只以腹腔注射阿霉素建立DCM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Dox组),扩心方低(KXF-L组)、扩心方中(KXF-M组)、扩心方高(KXF-H组)剂量组、卡扩普利组(Cap组),每组12只,连续灌胃4周.治疗结束后,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左室结构及心功能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观察心肌组织I型胶原(简称ColI)、III型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