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宜住高楼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dunp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里,房子越盖越高。原先住在低矮老房子,甚至平房里的老人,也有不少迁居进了高层小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陶立群提醒,老人住高楼其实并非一个好选择。
  对于老人住进高楼的种种不适,现在有人用“高楼综合征”一词来概括,即因长期居住于城市的高层闭合式住宅里引起一系列生理上和心理上异常反应的疾病。比如,四肢无力、脸色苍白、体质虚弱、消化不良、适应能力差、不合群等。
  在陶立群看来,老人住高层虽不至于真导致所谓的“高楼综合征”,但不好之处也确实存在。比如,老人多数腿脚不太利索,住低层显然出入更方便,更有利于他们外出,并增加人际交流的机会。而住在高层,就算有电梯,老人下楼次数也确实会减少,若是偶尔碰上电梯故障,就更束手无策了。
  陶立群说,久居高楼,深居简出的害处显而易见。首先,出门少,锻炼少,这将直接影响到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的发病几率或病情控制情况。其次,与外界交流变少会增加老人的孤独感。
  此外,如果楼层太高,也有可能让老人产生一种不稳定的感觉。有不少地方的高层住宅楼被设计成了塔楼,房子户型很难做到南北通透,空气对流不好,也会影响到老人的健康。
  因此,陶立群建议,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老人选房子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有低层的通透板楼,就不要选高层的塔楼。2.能层数低一点,就不要太高的。如果怕潮气重,或者有风湿病的老人,可以选择二三层。尽量选择有电梯的楼房,如果只有楼梯,还要注意楼梯坡度不能太陡、台阶不能太高,扶手牢固、防滑以保证安全。3.如果受客观因素所限,要在高层塔楼中选择,就要挑朝阳的。类似塔楼西北角这样的位置,光照情况很差,不适合老人居住。
  已经住在高楼的老人,首先,要改变居室环境,可在阳台、室内栽种绿叶植物和花卉,点缀美化。其次,老人自己应该有意识地外出走走,最好能一天下两次楼,活动身体;没事的时候,到楼上楼下的邻居家里串串门,聊聊天。毕竟,生活方式都是靠自己掌握的,只要有心,就能做到。
  
其他文献
一对夫妻生活久了,性爱也变得平淡。美国一项大规模的临床调查显示,50岁是夫妻性生活和谐度的“一道坎”。50岁以后,随着人体性腺以及生殖系统功能的衰退,很多夫妻会出现性生活次数减少、质量下降甚至无法完成性交的状况。此时,性生活可能不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只能就此放弃性生活,只要用心经营,老夫老妻一样能找回往日的激情。    增加夫妻双方的“异性特征”  经过几十年的共同生活,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正确饮食、锻炼和按时服药的重要性。然而,荷兰一项研究发现,睡眠对保持正常血糖水平也至关重要——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血糖升高危险增加3倍。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盘点出可帮助糖友睡好“控糖觉”的10个妙招。  1.午餐之后别喝咖啡 咖啡因会在体内停留8小时,午餐后喝咖啡也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饮酒也具有同样的作用。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连续3晚睡眠受干扰,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23
我从小体弱多病,看了几个中医都说我是肾虚,需要调理听身边的朋友介绍说益母草对女性很好,市场上出售的“益母草胶囊”,宣传资料声称在调养身体的同时,美容驻颜效果很好,能使人长生
脂质不仅存在于人体组织器官,也存在于血液中。不过血液中的脂质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与一种特殊蛋白质(载脂蛋白)结合存在,形成脂蛋白。而血液中的胆固醇正是存在于脂蛋白中。  要知道,血液中的胆固醇可不都是充当的“好人”角色。当然,善良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除外。一般来说,它对人体无害,反而有益,所以又被称为“好胆固醇”。  而血液中可损害血管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危害的“坏胆固醇”,包括极低密度、低密度及中
患者,男,54岁,经常从事重体力劳动,长期腰痛..从去年秋季开始.走路开始变得吃力。最初是一条隧走路久了疼痛、发胀,后来发展到走路约500米就感觉双腿无力、发麻,需休息一会才能再走。
筋骨痛、腰背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很多患者因此要依赖药物镇痛。  止痛药有外用与内服之分,市面上常见的内服止痛药物都有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如非甾体类镇痛药(包括阿司匹林、扑热息痛、芬必得等)可引起或加重消化系统溃疡、出血等,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我们可以把视线放到不良反应相对更小的外用止痛膏药或贴剂上。其实,外用止痛药膏价廉物美,一向颇受患者欢迎。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外用止痛药膏供大家选用。  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