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炙治疗经络疼痛80例的临床探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c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络疼痛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中医针灸治疗,每次针灸30min,每天一次,治疗5次为一个周期。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结束后有62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结论: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临床效果确切,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 经络疼痛 中医针灸 临床效果
  疼痛是一种应激状态,常常以组织的损伤有关。在病理状态下有些患者可以自发地经络感觉传导或者循环经疼痛等现象以及沿经络循环路出现丘疹、湿疹脱毛带等现象[1]。临床上经络疼痛与其他一般性疼痛不同,经络疼痛有其独有的症状以及体征和规律。因此,要根据经络疼痛特点进行针对性治疗。中医针灸治疗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手法,他是在经络理论基础上,通过对人体特有的经络进行刺激,从而起到调理和治疗的目的[2]。根据以上理论,笔者在对80例经络疼痛患者进行中医针灸治疗后,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结果等整理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络疼痛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有明显的沿经络循环疼痛等相关症状。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范围15~76岁,病程2d~1.5个月。
  1.2 经络疼痛特征
  1.2.1 疼痛类型
  4例为手太阴肺经;4例为手厥阴心包经;2例为手阳明大肠经;2例为手太阳小肠经;3例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阴脾经15例;足少阴脾经9例;足阳阴胃经12例;足少阳胆经11例;任脉14例;督脉7例;带脉8例。
  1.2.2 疼痛涉及范围
  ①整条经络循环部位疼痛:患者自足小趾起,沿着肢后侧、腰部以及背部至头部出现疼痛;②某一局部疼痛:比如足少阴疼痛的患者,表现为大腿内侧至踝部局限性的疼痛;③经络沿着行路出现点状或者不连续部位的疼痛;④两条同名经络所循环部位出现同时出现疼痛:比如患者上肢外侧、肩部、耳侧以及下肢外侧、颈部、头部外侧均出现疼痛。
  1.2.3 疼痛特点
  经络疼痛往往伴有对应脏腑的病例表现,这也是中医理论中脏腑经络相统一的理论。例如足阴明胃经疼痛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胃脘胀痛等症状,而足少阳胆经疼痛的患者一般会出现口苦和口干以及目赤疼痛等症状。
  1.3 治疗方法
  对于经络循行部位疼痛的患者,均在经络上位于四肢末端的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每次针灸30min,每天一次,治疗5次为一个周期。
  1.4 临床治疗效果判定[3]
  治疗后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等三个等级判定临床治疗效果。显效:临床相关症状及疼痛均完全消失;有效:疼痛减轻,临床相关症状部分得到缓解;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善,临床相关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2 治疗结果
  80例患者中针刺次数最少为一次,最多为五次。治疗结束后有62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
  3 讨论
  3.1 经络临床意义
  中医认为,经络将人体的五脏六腑以及外在的自体进行有机联合,从而组成一个有机的生物体。经络扮演着沟通人体内外、上下以及表里的重要角色,腑脏通过经络运行气血,从而起到调节阴阳的作用,发挥着营内卫外的生理功能。《灵柩》有记载:经络之贯,如环不端,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经脉行血而营阴阳,不可不同。因此脏腑有病可以通过经络表述与外征。经络循行有着其特有的特征和路线,各种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疼痛、麻痹等异常的经络异常现象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经络异常判断疾病。
  3.2 经络诊断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价值
  经络的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一体性,诊断后可以直接在相应经络上进行针灸、拔罐和按摩等,并可以结合适当的补泻方法,以同经脉、调气血、平阴阳和脏腑,往往疗效明显。因取穴少,疗效快,病人易于接受。
  3.3 中医针灸治疗疼痛
  临床上疼痛是由多种因素侵犯机体而导致的不同程度的病例应激反应,虽然导致疼痛的因素较多,但是中医理论均将疼痛归咎于不通,因此有着不通则痛的说法。气血不通是疼痛的病理基础,疼痛是气血不通的外在表现。而中医针灸的治疗就是在此基础上起到疏通气血的作用,从根本消除疼痛产生的病理基础。对于由于外邪导致的气血循环障碍,可以在相对应的经穴进行针灸的同时运用适当手法祛散外部病邪。而对于内伤因素所导致的气血循环障实施针灸的手法可以进行调理脏腑,增补不足,导泻余邪,从而疏通气血循环。此外,针灸具有调理脾胃、消积食等功能,一定程度可以消除脘腹疼痛[4]。由此可见,不论是疼痛的病因是外邪还是内伤,针灸均可以通过针对病因病机起到改善气血运行功效,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功能。
  4 小结
  根据以上理论,本次采用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先给予患者诊断然后即可以在对症经络的穴位上实施针灸,结果80例患者中,有62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研究结果与陈强[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我们认为:运用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临床效果确切,安全系数高,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Huhn CHOE.M-1经络与疼痛的治疗[J].2010,16(S):191-193.
  [2]徐莹.针灸并用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体会[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4(7):22-23.
  [3]乔成栋,王新蓉,马如彪. 中医针炙治疗经络疼痛100例的临床分析[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2,28(2):24-25.
  [4]张海雁,马忠.强直性脊柱炎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0):155-156.
  [5]陈强. 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90例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4(中):178-179.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必然性,重要性,在发展中定位,在发展中职能部门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在培训过程中,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学专业的内容作了初步分析,总结,对在社区卫生服务的临床医生,尤其是外科医生,如何向一个合格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做了进一步的描述。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在当今新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中,医疗模式已发生改变。2006年2月出台了《国务
汝州市煜达瓷砖厂始建于1993年,位于汝州市区西环路南段,是生产瓷质地板砖的企业,拥有3条自动化生产线,年总设计生产能力500万平方米。2011年,该厂完成销售额5346万元。实现利税3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MTX)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4.8-2015.7我院采取保守治疗的宫外孕患者94例,其中47例肌注MTX(对照组),另47例肌注MTX且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组
【摘 要】 目的 对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09年-2012年间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肿瘤标志物在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单项检测时CEA和CA72-4的阳性率最高;两项联合检测时,CEA+CA72-4的阳性率最高;三项检测时CEA+CAl9-9+CA72-4的检测阳性率最高;4项标志物联合检
【关键词】 糖尿病;颅内栓塞;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C反应蛋白质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012-02  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同时检测患者血脂和血清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旨在研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清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以期为临床预防和早期干预2
案情:俞某和殷某同是河南省漯河市某高校的学生,均是篮球爱好者。2011年10月7日,俞某、殷某等几个同学相约去公园篮球场打篮球,在争抢篮球的过程中,俞某被殷某撞倒在地,造成锁骨骨
从世界范围来看,有机农业的发展有70多年历史,它对多种农业生态区域、气候类型和社会制度的适应性表明了它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生产方式,其发展前景是非常乐观的。虽然有机农业包括
【摘 要】 【目的】探讨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教育管理模式对癌痛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癌症病人疼痛调查表”对100例肿瘤晚期疼痛患者进行调查,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肿瘤内科常规护理,实验组根据调查回答情况对患者所存在的错误认识进行健康教育,干预4周后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通过以护士为主导的疼痛教育管理模式的开展,实验组对疼痛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提
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的个性从自然和社会必然性中争取解放和获得自由的过程。社会进步激励着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促使社会不断进步。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