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与中学生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eedto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我们接触大自然的一种途径,音乐就是情感。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够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流行音乐追寻最鲜活的脚步,代表最现代的情感,永远的饱满和青春。作为最显时代活力,最具情感张力的当代中学生群体,怎能抗拒流行音乐的魅力?优雅、热情、野性、爽直,像清泉、像山洪、像天籁之声,或悲或欢,或怨或怜……流行音乐触摸着中学生们最丰富的精神世界。据抽样调查,一个班里,90%以上的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喜欢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伴随着中学生的成长,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其传播效果存在一种很复杂的、很特殊的“二律悖反”现象。而且同龄伙伴之间容易互相感染,父母有被之“反哺”的倾向,主要表现在:
  一、与流行音乐相伴长大
  当代中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的20世纪90年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渐丰富。从他们开始懂事起,便融入了目不暇接的开放的社会,那稚嫩的、好奇的眼睛,搜寻着每天都在诞生的新事物。当时正崛起的“流行音乐”也同样撞击着一颗颗童稚的心灵。“小虎队”就是他们的青春偶像,听“小虎队”唱歌,为之震惊——世上竟然有这么好听的歌,因而对他们产生了“巨爱”,每天难舍难分,其他歌都不听,甚至连春节联欢晚会都拒之不理。
  二、梳理情绪的“黄金通道”
  “流行音乐”对当代中学生的影响应该是多方面的,但如果说哪首歌或曲子对他们触动最大,是很难说得清的。能有较大触动的,大部分是与当时特定情绪相偶合的。“流行音乐”能先入为主、无孔不入地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这也许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有一个叫朱洁的学生认为:对我触动最大的歌曲是韩红的《天空》。这首歌讲述的是一个悲情真实的故事,而我又是一个很感性的女孩,每次听这首歌、唱这首歌,都有种要哭的感觉。我能体味到主人公与命运的抗争,也使我对人生、对以后的发展有更多的思考。我觉得唱歌有时候是一种自我发泄吧。我经常在心情好或心情坏的时候唱歌,如果说影响的话,可能对我的情绪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吧。李鹏认为《青春无悔》对他触动很大——“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流失的风、流失的梦、流失的年年岁岁”——让他感觉到青春的宝贵,应该很好地珍惜现在。
  三、同龄人很容易互相感染
  中学生中不懂“流行音乐”的人常被认为很“老土”,缺少智慧和品味。在这个年轻的群体中,有音乐特长是一件荣耀的事;在这个整天生活、学习、活动在一起的群体中,如不懂“流行音乐”,会被认为缺少了一个与这个群体沟通的资本,是很孤独的。年轻人之间的比拼和展示,使“流行音乐”得以弥漫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正如他们自己所说,“中学生活不能没有音乐”。
  四、流行音乐的“文化效应”
  近几年来类似于《超级女声》等平民选秀活动特别火爆,无论是参赛者还是观众,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不少中学生逃课去参加比赛,希望有机会圆自己的歌星梦……
  中学生追星的原因除了发自内心的喜爱以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歌星们幸运地过着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前呼后拥光彩照人、金钱地位名利双收等等。同学们在羡慕的同时也会感叹:“我要能那样多好啊!”现在机会来了,各种媒体不失时机地推出了《超级女声》等娱乐栏目,同学们当然不能错过良机,从海选到总决赛,就算没实力参加看着别人从平民变成公主也有替代性满足感。事实上,每个人的成功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但是流行音乐带来的这种文化现象容易让人误解了成功的真谛。学生们会认为成功更多来自于运气,成功有捷径可寻,不必经历艰苦与漫长的奋斗,这些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极不利于中学生的成长。
  总之,现代流行音乐符合了越来越受中学生的价值标准:体面、独立、国际化、自由主义、品味……他们从中学会了享受、优雅和爱情,学会了用与前辈截然不同的认知方式去看社会、看人生、看自己。可以说,“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随风潜入、润物无声的。那么,如何引导“流行音乐”的方向,注入先进文化的内涵,使其不仅成为消磨时光、解除寂寞、调剂人生的娱乐文化,而是从中更多地嗅到阳光、青草和汗水的气息,升腾起对爱、对生命、对未来的责任感?这是我们应该更多思考的。
其他文献
大庆油田立足石油、天然气两种资源,瞄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实施科技、人才两大战略,为实现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按照创建百年油田的战略,大庆油田确定了“
西部,一位诗人笔下每块石头都会唱歌的地方,仿佛就是由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勾勒的宁静家园。然而,千百年来,西部见证了太多的苦难,承载了太多的梦想,一声声高亢而又苍凉的秦腔,几分无奈,几分沉重,记录着一个个道不尽的情感故事,放飞着一个个熄不灭的希望之光……  春节期间,带着些许激动和兴奋,我踏上了一别三年的返乡路。然而,节日里看到的家乡面孔,却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表情一:打工爸爸带回的一把旧
<正>一、前仰韶时代城邑(7000-5000BC)这是东亚大陆城邑的初现期。已发表材料的城址13处,均为环壕聚落。在北起辽河,南至长江流域、钱塘江流域的广大地域均有分布,而以钱塘江
《国际会计准则16》对某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表述非常相似,但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公允价值这个概念贯穿整个会计准则。表面上看,它和市场价值这个概念十分相似,都
<正>一、求学的三个阶段王祁:王老师,您好!受《南方文物》编辑部委托,由学生完成此次访谈,感谢老师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您常和我们讲起您的求学经历,我们每每都深受启发,我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新课程改革提出多年,全国涌现出不少因课改而成功的学校,但有关新课改的反思也层出不穷,涉及的基础教育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标准与教材、教学方式与手段、评价方式与机制等各个方面的改革与转变,都面临着严峻的历史性挑战。在教育新形势、新要求的情形下,如何寻求一条符合自己学校发展的道路、彻底摘掉薄弱学校的落后帽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就成
[按语]现代学校,只有依托社区、融入社区、服务社区,才会形成系统而完整的教育.和谐的学校,必然推动社区和谐;和谐的社区,同样反哺学校和谐,两者相辅相成.社区与学校只有融合
当前,小学生作文教学重写法、轻过程,已严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这种教学方法导致相当一部分小学生的作文抄袭严重、语言贫乏、情感淡漠。要改变这种局面,小学作文教学应该由“封闭课堂”走向“开放课堂”,让作文教学与生活合为一体。  一、作文教学联系实际生活的必要性  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重知识传授轻情意培养,重技能训练轻自由表达,这导致作文教学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这种没有实践、没有体验、没有情感的写作让生活经验
新闻出版总署在京举办了“2005中国报刊经营管理论坛”,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国际期刊联盟(FIPP)总裁唐乐德、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张小颖、民政部民间组织局局长孙伟林等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