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丁小说《汤姆·琼斯》中的善恶观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亨利·菲尔丁的小说《汤姆·琼斯》传承了基督教的善恶斗争的主题,在此基础上,在对待人性的善恶和价值的取向上融合了“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基因。小说更看重人的主体价值,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至善不存在,有些罪是可以原谅的;第二,恶总是隐藏的,不易察觉的;第三,善恶有报不是人追求的目标,善的报酬是自身的愉悦和纯洁。
  关键词:亨利·菲尔丁 《汤姆·琼斯》 善 恶
  在英国小说的发展史上,亨利·菲尔丁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小说情节复杂跌宕,结构严密匀称,语言精妙诙谐。尤其是小说《汤姆·琼斯》,自出版以来不仅深受读者喜爱,而且获得了评论家的高度评价。沃尔特·司各特因这部小说称菲尔丁是“英国小说的鼻祖”。
  《汤姆·琼斯》中的人物形形色色,各具代表性,反映了人性的包罗万象。菲尔丁本人在《汤姆·琼斯》中也开宗明义地指出——他替读者准备下的食品并非其它,乃是人性。批评家威廉·哈兹里特强调说菲尔丁的小说充满了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然而,英国最重要的两位评论家塞缪尔·约翰逊博士和弗·雷·利维斯博士却不约而同在人性关怀这一点上扬塞缪尔·理查逊而抑菲尔丁。约翰逊博士认为“理查逊的小说才深入到了人物的心理……菲尔丁只是满足于外壳”,他还补充说“理查逊的叙述程序,是以深刻探索主人公对经历的反映为基础的,因此其中包含许在《汤姆·琼斯》的段落中所没有的细微的感情色彩和性格特征”。弗·雷·利维斯博士持同样的观点,“我们不必把《汤姆·琼斯》读上大半即可发现,小说所表现出来的根本意趣关怀实在有限得很。菲尔丁的见解,还有他对人性的关怀,可谓简简单单;而简单如是者却已一种‘散文史诗’的篇幅铺展开来,这对不满足于外在情节的人来说,只能产生单调的感觉”。
  从作品的叙事来看,菲尔丁虽然没有理查逊那种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但是他在人性的善恶和价值的取向上却有超越时代的突破。他的小说传承了基督教的善恶斗争的主题,同时融合了“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基因。《汤姆·琼斯》的基本主题是真善美对假恶丑的斗争,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发现菲尔丁更看重人们的主体价值。第一,善的主体下,有些罪是可以原谅的。第二,恶总是隐藏的,不易察觉的。第三,善恶有报不是人追求的目标,善的报酬是自身的愉悦和纯洁。
  一 善亦有过失
  菲尔丁作为18世纪的小说家,对于道德是不能不给予关注的。《汤姆·琼斯》的献词中他直陈“此书中全力以赴者,端在善良与天真之阐扬”。菲尔丁这里提到的美德是符合基督教基本思想的美,即善行和仁爱。但他并不是从相信原罪,追求上帝恩宠的角度来看待个人善行,他更着重人的自身修养。这和18世纪普遍宣讲和说教的布道小说形成了天壤之别,代表了小说家的人文主义和启蒙主义思想。
  受了沙夫茨伯里学说的影响。菲尔丁首先肯定人的善行和美德不是惧怕上帝的产物,而是发自天生的追求,因为善是美的表现,对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另外,他认为正常的人性是善与恶的混合物,如一人善多于恶,决不应因其有缺点和优点的混合,而即为之恶人。善人亦有其过失与污点。
  例如,奥维资先生,是以菲尔丁文坛保护人和资助者拉尔夫·艾伦为原型的,单从名字来看就是个至善之人。他代表了一种普世的道德,他忠诚立身、正直处事、仁慈为怀、乐于助人。他不仅收养了弃儿汤姆,把他和自己的亲侄子卜利福一起抚养,视为己出,还按照自己的名字给琼斯起名托马斯。他像仁慈的上帝,时时以基督教教义去教育主人公。在他重病中,嘱咐琼斯说“我深信不疑,我的孩子,你的天性里,有的是善良之心、义勇之气和荣誉之感:要是你在这三种品质之外能加上审慎谨饬和虔诚笃实,那你一定会得到幸福,因为前面三种品质,我承认,能使你享受幸福而无愧,但是你要把幸福取到手中,那只有凭后面这两种品质。”宗教对于幸福有保障功能,一个人如果没有宗教信仰就很容易犯道德上的错误。
  尽管菲尔丁以极大的热情赞颂了奥维资先生令人景仰的美德,他毕竟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他也有妄听谗言,失去判断力的时候。在对待珍妮的时候,他偏听偏信,不仅没能阻止珍妮走上堕落之路,还连累派崔济为莫须有的罪名丢了饭碗,曲折流浪,吃尽苦头。对于琼斯,他听信卜利福的谎言,把琼斯赶出家门,最后琼斯险些犯乱伦之罪,卷入人命官司。但这些并没有贬损他的美德,读者仅认为这是他性格上的小小瑕疵,并且这些过失对情节的开展功不可没。
  与奥维资先生高尚的瑕疵相比,汤姆的过失一直饱受诟病,汤姆激怒了以理查逊为代表的基督教道德卫士。理查逊担心这个品行不端的主人公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特别写了《葛兰底森爵士传记》,以匡视听。
  汤姆本质上是善良的,他时刻听从内心善的感召。虽然他自己出身不高,可每当他看到穷人,就不顾一切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例如,汤姆为了救黑乔治,一人承担皮鞭拳头,一口咬定打死威斯屯庄园的鹧鸪是自己。被卜利福揭露后,他还不断接济黑乔治,甚至不惜卖掉心爱的马和《圣经》。在菲尔丁看来,只要道德情感是正当的,那么即使犯一些小错也是可以理解和值得原谅的。书中描述汤姆的这些善行:“像打松鸡,卖马,卖《圣经》等。琼斯由于这些事情,在奥维资先生对他喜爱加以疼爱那方面,不但无所损失,反倒有所增长”。因为“任何别的人,只要懂得什么是友谊、侠义、高尚,那也就是说,只要心里有半颗善良的种子,奥维资先生也都要给予同样的待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菲尔丁更看重的是道德的自觉,忠于内心的道德情感,才是英雄人物行善的动机。又如,当汤姆听说奥维资病情好转时,高兴的开怀畅饮,酩酊大醉还和卜利福发生冲突。醉酒显然是过失,但汤姆对奥维资的关心纯粹发自内心,那么这一行为的动机就是正当的可以原谅的。菲尔丁甚至引用伊斯钦尼兹的话为汤姆辩解道:“醉后示人心,犹如镜里显人身”。
  但随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汤姆虽心有所属却依然拈花惹草的行为却大大超出了读者能接受的范围。尽管汤姆有失检点,但是这些风流韵事中的女性更应该受谴责,瑁丽在和汤姆恋爱之前就已经失身,并且还和斯侩厄有染;洼特太太是随意勾搭路上绅士的妇人;白乐丝屯夫人更是淫荡阴险的上流社会的妇人,不仅追逐风流,还用阴险的计谋阻止汤姆和索菲亚的结合。菲尔丁对汤姆缺乏理性驾驭情感的错误持较宽容的态度。他犀利的笔锋主要是针对唯利是图和伪善。   二 恶戴假面具
  菲尔丁笔下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善,作为善的对立面的恶也不是简简单单。《汤姆·琼斯》中菲尔丁对表面高尚,实际伪善的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评论家爱利斯特拉托娃认为“菲尔丁在自己的小说中嘲笑作为利己主义掩护物的伪善,嘲笑吝啬和自私自利时,事实上他就是为人道主义的启蒙运动者的理想——‘人性’,而对当时英国有产者的真正的、实际的道德进行批评”,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和海外殖民地帮助资产阶级迅速积累财富,与此同时,社会风气日益下降,尤其上层社会,很多人口头标榜道德,实际阳奉阴违,甚至打着道德的旗号做令人不齿之事。菲尔丁对伪善道德的批评上毫不含糊“他提出了比这班人的纲领要广阔得多也民主得多的一种暴露假仁假义、伪善和虚荣的纲领;他的暴露方式也是前所未有的”。
  除了卜利福外,书中一些资产阶级身上的伪善被菲尔丁极具讽刺的笔法表达出来了。例如,汤姆的生母白蕊吉小姐,向来对贞操极为重视,被人们当做“女圣人”,直到揭露汤姆身份时才知道她就是汤姆这个私生子的母亲。这种安排不仅让读者对于白蕊吉小姐的表里不一瞠目结舌,同时隐含着作家对这种伪善性格的辛辣嘲讽和批判。这样的人物在小说中为数不少,卜利福大夫和卜利福大尉觊觎奥维资先生的财产,骗取白蕊吉小姐的婚姻后兄弟阋墙;白乐丝屯夫人满口仁义道德,打着保护索菲亚的名义,暗地勾结费拉玛勋爵陷害她;威斯屯老小姐时不时摆出宫廷架势和上流社会妇人的风范教育索菲亚,一厢情愿的希望自己教育的侄女能顺从选择嫁入豪门。这些资产阶级的伪善被描绘的惟妙惟肖,超越了道德说教的水平,用真实典型形象,把英国社会的伪善风气直呈读者面前,引读者深思。这点上菲尔丁远超过了同时代启蒙作家的思想深度,正如爱利斯特拉托娃把菲尔丁“那种远较民主的,远较唯物主义自由思想的‘人性’”,与理查逊那种资产阶级理想——自然人情相对照”,认为菲尔丁所提倡的“美德不是表现处于嫉妒和自私自利而保全个人德行行为”,而是“如何对待别人”。
  首先,拿与汤姆对立的卜利福来说,他极端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但他不是脸谱化的。他和汤姆从小受到同样的教育,却得到两位老师的偏爱,他是人们眼中的模范青年,他对待奥维资先生百依百顺,一度得到了奥维资的信任。书中评论他“虽然是一个谨慎谨饬、见机识窍、稳健沉着的年轻绅士,却同时坚强不移的只顾单单一个人的利益”。另外,拿他和汤姆比较,“在仁慈这种善良品质方面,卜利福大大落后于他的同伴,但是在另一种更高尚的品质方面,也就是说,在讲公正那一方面,他却远远超过了他的同伴”。卜利福正是表面上标榜道德,笃信宗教,实际上只为自己考量的人。他千方百计讨好舅父,想继承全部财产,把汤姆当作的眼中钉,千方百计想除掉汤姆。他向奥维资先生告状,导致汤姆被赶出家门;他隐藏了汤姆的身世,给汤姆带来一系列的磨难;他买通律师和伪证,想置汤姆于死地。对待索菲亚,卜利福一样卑鄙阴险,他绝不是发自内心的爱索菲亚,他更看重的是乡绅威斯屯先生的金钱。在阴谋全部暴露时,他的眼泪“只是那般丧魂失魄的强盗在囚车中所流的那一种,只是那般性情确实最野蛮凶恶的人也很少不为自己的生死所系而心怀忧惧的人所流的那一种”。连最后的眼泪都是不是发自内心悔改的眼泪,可见卜利福多么无可救药。
  三 善恶报偿
  菲尔丁认为人类的善和恶是根源于他们的动机,而不是凭借他们的行动结果来判断。他在书中否认了善恶在现世有报的观点,可是他还是给汤姆安排了圆满的大结局,很多评论指出这来源于与菲尔丁对来天意的理解,不是小说情节的自然发展。
  从菲尔丁矛盾的善恶报偿观点,我们可以看到他与理查逊的区别。理查逊表现的美德的报偿是现世的,世俗的;菲尔丁笔下的汤姆见义勇为,但行为放纵,毛病不少,小说中他却如愿以偿,和索菲亚结合。可见菲尔丁提倡的是行善自身可以享受到仁慈情感的快乐,无所求的善才能得到奖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菲尔丁小说中有传统的基督教善恶斗争的主线,但是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善和恶。首先,他塑造了拥有仁慈情感和善良美德的人物,但这些人物也会犯错也会犯罪。另外,作为善的对立面的恶,往往隐藏很深,甚至被人当做善来对待。最后,仁慈情感的施行本身就能给我们带来快感精神满足和报偿。菲尔丁对于真善美的讴歌和对于假恶丑的批判既传承了基督教的传统,有带有启蒙主义的进步性。
  参考文献:
  [1] 爱利斯特拉托娃,李从弼译:《菲尔丁》,新文艺出版社,1957年版。
  [2] 亨利·菲尔丁,张谷若译:《弃儿汤姆·琼斯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3] 伊恩·瓦特,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三联书店,1992年版。
  [4] F·R·利维斯,袁伟译:《伟大的传统》,三联书店,2002年版。
  (黄麟斐,武汉轻工大学讲师)
其他文献
李景彬四川隆川县一中杨颖天津蓟县上仓中学徐圣荣广东南雄市南雄一中尹校君湖南茶陵县紫微学校黄军平江西新余市第四中学陈立重庆九龙坡区渝西中学石常战山东单县第五中学吴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加强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本文就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较常见的质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验研讨会,会议有一个互相讨论交流的单元,目的是探讨如何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没想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却变成了各市地教师诉苦的
施工现场给较大口径的单根焊接管试水压时,往往因管端没有丝扣或不能套扣而造成试压困难。这里介绍一种简单易制的管端卡盘堵,见图1。该卡盘精度要求不高,有 When testing
摘要 《人性的枷锁》是威廉·萨摩塞特·毛姆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严谨的现实主义作品,与同时期的其他小说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毛姆深受法国为主的欧洲大陆文化熏陶,在小说中体现出了较多的自然主义倾向,在小说中深刻反映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因此,历年以来,《人性的枷锁》做为毛姆早年人生观解读的关键,受到很多文学研究者的追捧。本文就从小说《人性的枷锁》来对毛姆的生命观进行研究,以期对毛姆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关
为了建造出质量优良的工程,建筑工人应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精湛的操作技巧。为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组织出版一套《建筑工人技术手册》。这套手册按工种编写,包括了本工种
收发钢材要测量钢材的长度,测量超过2~3米以上的钢材,要两人拉皮尺才行。可根据步枪射击时瞄标尺、准星和目标三点一线的原理制作一测长器来进行测量。做标杆,与测量对象垂直
日本川崎制铁株式会社的安川明生说,由他发明的高炉熔渣分流、流向装置,可按作业者需求比例,对高炉熔渣实施有效分流和改变流向。其概况如下: Yasukawa Mingsheng of Kawas
一、关于成本管理的目的。我国有着悠久的小生产历史,但生产力发展缓慢,难以满足人们的消费要求。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由国家支配,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基本上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