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及MSCT诊断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go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特点及螺旋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诊断的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多脏器的CT表现.结果 16例均见双肺多发圆形、类圆形低密度含气囊腔影,4例气胸,4例肺野呈磨玻璃影,8例胸腔积液,2例出现肺结节;11例合并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中2例合并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合并结节性硬化;3例腹腔见多发淋巴结影;3例囊状淋巴管瘤.结论 淋巴管肌瘤病的胸腹部MS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MSCT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其他文献
利用一个DH群体研究了控制抽穗期的QTL,实验分别在杭州(HZ)和海南(HN)两地进行,抽穗期分别在4个和3个不同发育阶段调查.结果表明:在2个环境和7个发育阶段中共检测到8个QTL,分
以质膜 Ca2 +通道阻断剂 L a Cl3和钙调素 (Ca M)拮抗剂氯丙嗪 (CPZ)对水稻幼苗预处理以阻碍 Ca2 +· Ca M信使传导后 ,研究了盐胁迫下 ,稻苗保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0
研究了冬眠状态黄鼠与活跃状态黄鼠心肌在Rynodine,Cd2+和低[Na+]o作用下动作电位和收缩力的变化,实验表明黄鼠能随活动状态的不同而改变钙调节方式,在冬眠状态主要通过增强
背景与目的: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革新,乳腺癌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率显著提高。为了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乳房重建技术被应用于临床。本文拟通过回顾复旦大学附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MSCT及MRI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本院检查、手术的1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影像及手术资料.结果 MSCT定性诊断3例,分期符合9例,
目的 探讨胸腺上皮肿瘤的MSCT表现与WHO病理组织学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胸腺上皮肿瘤62例,其中5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11例经穿刺活检确诊.回顾性分析肿瘤的C
目的 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MR成像(DCE MRI)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微小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41例42个乳腺微小肿块(最大径≤2 cm)的患者行常规MRI平扫、DWI和动态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NS PNET)的CT、MRI特征,以此提高对CNS PNET的CT、MRI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CNS PNET的CT及MR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目的 利用静息态功能连接磁共振技术,观测静息态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 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患者左、右侧海马与全脑的功能连接.方法 19例RRMS患
目的 探讨乳腺化生性癌的X线摄影(mammography,MG)、超声(ultrasonography,US)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方法 运用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