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农村教师培训设计:要素、模型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each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实践情境密切相关,不应该城乡趋同.农村教师在学习与实践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分析、支持与服务.云桥学院基于六年的实践,逐步提炼出聚焦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培训六要素,分别是梯度迭代式的目标设计、结果导向的评价设计、“三度互促”的学习环境设计、学习者生成内容的资源设计、四种支持全程伴随的服务设计、数据驱动的系统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ABCD混合式培训设计模型.六年来的实践研究表明,基于ABCD模型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成效良好,分别体现在:培训完成率与优秀率呈上升趋势;农村教师TPACK水平、学习动机、实践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出现草根明星农村教师“反哺”课程内容的现象,形成优质学习社群.与此同时,与农村教师协同学习的师范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师职业认同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步,为后续农村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推行和发展场景式学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我国学习变革的新方向.现代信息技术持续高速发展,可提供远程互动以及虚实融合的场景供人们学习,促进了场景式学习的诞生.场景式学习是基于“现场”或“景况”进行的学习,其场景更多是将真实的现场或景况通过技术摄取、通过网络“端送”到学习者的屏幕或银幕,以及是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设的虚拟或仿真的“现场”或“景况”.我国率先发展新型场景式学习,具有规模效益优势、技术优势、制度优势及基础优势
教学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应在彰显高远立意、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渗透高深知识研究中,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性问题.秉持立德树人的价值立场、着眼时代变局的价值基调和面向未来生活的价值牵引是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诉求.高校教学高质量发展是个系统的、协同的、联动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性实践,其实践路向在于以教学理念变革为先导、以教学能力提升为关键、以教学方式变革为支撑、以教学管理改进为保障和以教学评价优化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