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结节性甲状腺肿100例临床病理特征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e_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结节性甲状腺肿(NG)的临床病理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方法

选择接受检查和手术的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比较术前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并对病理形态学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为PTC 72例,NG 28例,而术后病理证实PTC 48例,NG 52例,两种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P<0.05);52例NG患者与48例PTC患者相比,单发结节比例更小,多发结节和囊性病变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19、73.97、25.40,均P<0.05);PTC为灰白色质实结节,常位于甲状腺包膜附近,大肿瘤可为囊性。NG的特征结节单个、多个不等,大小不等,有的结节包膜不完整,有的结节有厚的纤维包膜,结节内出血坏死囊性变常见。

结论

超声对PTC和NG的诊断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但仍然存在两种疾病的相互误诊,对于PTC和NG的准确判断还需要依赖病理形态学鉴别,把握两者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可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其他文献
目的将健康信念模式(HBM)应用于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的健康教育中,探讨其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4例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接受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常规护理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以HBM为指导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依从情况和洼田饮水试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训练依从程度由低到高分
目的比较拉莫三嗪与丙戊酸钠对颅脑损伤后晚期癫痫患者临床改善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颅脑损伤后出现晚期癫痫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使用拉莫三嗪(拉莫三嗪组)与丙戊酸钠(丙戊酸钠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改善效果、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拉莫三嗪组临床改善效果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丙戊酸钠组临床改善效果总有效率的7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在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在其使用过程中机械通气肺损伤(VILI)较高的发生率也日益受到重视。其基本机制为机械压力和高潮气量机械刺激肺细胞使得细胞内炎性因子发生变化,即由机械性肺损伤转化为生物伤。随着国内外对VILI的研究深入,一些药物治疗、ECMO、液体通气等防治措施的应用在一定程度减少了VILI的发生,现就VILI的发生机制及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