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入水辨真伪

来源 :养生大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__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中药一直存在着鱼目混珠现象,不法分子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精心加工,致使有些中药仅从外观上很难辨别真伪优劣。
  水试法可辨真伪。这是根据一些中药材遇水后能产生较明显的特殊理化现象,从而鉴别其真伪。下面介绍几种水试中药辨别真伪的方法。
  胖大海 投入热水中,膨大呈海绵状,可达原体积的8倍。伪品为圆粒平婆的种子,入水膨胀较慢,仅达原体积的2倍。
  苏木 碎片入热水中,水染成红色。伪品系木材经染色而成,浸入热水中呈浅黄色、黄色、橙黄色。
  西红花 投入水中,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柱头膨胀呈喇叭状,无油状漂浮物。若水浸柱头呈条状或丝状,系伪品金针菜制造;若掺杂细沙、淀粉、植物油等,则出现沉淀、油状漂浮物。
  秦皮 置盛水透明玻璃杯中,水在日光下可现碧蓝色荧光。而伪品及其他树皮水浸液无荧光。
  牛黄 投入清水中,可吸水变潮湿但不变形,不溶解,不脱色,不浑浊。加少许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黄,俗称“挂甲”。伪品多用黄连、大黄、姜黄、鸡蛋黄等粉末或马铃薯加植物色素伪造,入水则迅速溶解、破碎,使水浑浊。
  蟾酥 表面或断面沾水迅速泛出乳白色液状物并隆起。掺伪者沾水也泛出乳白色液状物,但液状物泛出慢且不隆起。
  蛤蟆油 用温水浸泡呈絮状,体积可膨胀10~15倍。伪品水浸后呈螺旋形鸡肠状,体积仅膨大3~5倍。
  熊胆 取少许投入清水中,即见熊胆旋转并呈黄线下沉而不扩散,静置24小时全部溶解出来的黄色色素布于杯底。伪品猪、牛、羊胆,虽然也呈不同程度的黄线下沉,但24小时后水全部染成黄色或有不溶絮状物。
  金钱白花蛇 用水浸软后观察,蛇头蛇尾齐全,连为一体。伪品系用大蛇剥条而成,蛇头可拔出,蛇尾短粗。
  阿胶 取之放沸水中溶解,溶液呈棕红色,较澄明,下层无沉淀,清而不浊。伪品杂皮胶水溶液呈棕褐色,下沉大片胶丝结片及黑渣。代用品新阿胶水溶液呈棕褐色,下层有黑渣及絮状物,还常常有沉淀,浑浊不透明,表面有脂肪油。
其他文献
慢性咽炎是较难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咽喉部干燥、发痒、灼热、微痛,严重者可导致咽喉部充血、肿大,声音嘶哑或咯痰不止,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下面介绍几款药膳食疗方,慢性咽炎患者不妨一试。  1.无花果煲冰糖 无花果25克,冰糖适量,加水煲之饮用,每日1次。有益气生津,润肺化痰之功效。  2.鸭蛋葱花汤 鲜鸭蛋1~2个去壳,青葱4~5根,切碎加水适量同煮,饴糖调味,吃蛋饮汤,每日1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性发展认识的提高,对生态环境、林业资源等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视,将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植入到林业管理中,已是当前我们所迫切需要做的任务。本文通过对林业的可持
《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赵学敏曾经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临安(今杭州)有位医生叫盛天然,在当地很有些名气。有一天,城外山里有人得了急病来请他出诊,盛先生领着跟他学医的儿子很快赶到了病人家中。  病人是位家庭主妇,由于口、眼、鼻、耳,以及发根和下身出血不止,人已面如白纸,不省人事了。据其丈夫诉说,得知病人是因七天前受了一场虚惊而发病,吃过一些医生开的药,可是病情仍在不断加重。弄清了情况,盛先生坐下来诊脉。
历代寿星中,有许多一生劳作的农民,也有诸多每日静坐的高僧。那么,长寿之道到底是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养?    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到200岁;而关在动物园的大象,则活不到80岁;野兔可活15年,而家兔只活4、5年。可见,野生动物经常东奔西跑,体质锻练得好,因此活得久。如动物一样,常作适当运动的人,身体强健,生病少,寿命也长。《吕氏春秋》中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讲得更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