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湿陷机理研究现状及有关问题探讨

来源 :地质力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3312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湿陷性问题由来已久。20世纪60-80年代,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物化分析技术,黄土湿陷机理的结构理论获得了发展和完善,当时,由于不能提供定量的力学参数而很少应用于工程建设。随着土工试验技术的进步以及土力学理论的发展,克服传统的黄土湿陷机理研究方法的不足成为可能。本文首先论述了黄土湿陷性研究的力学属性;其次,提出了黄土的广义湿陷概念;最后,从非饱和土力学角度对黄土湿陷机理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其他文献
【正】老师,您坐好,我为您画张像……握着画笔,我开始思索——赤、橙、黄、绿……如何着彩?如何配色?
以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甲马铜矿作为研究区,基于围岩矿化蚀变理论,利用ASTER遥感影像对矿化异常信息进行提取。首先对ASTER影像进行预处理,包括重采样、辐射定标、大气校正和去干扰;然后对甲马矿床内典型矿物蚀变(矽卡岩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信息进行探测,以USGS光谱库内典型蚀变矿物的波谱特征为参照编制矿物特征分析表并进行波谱特征分析,在对前人已有方法的实验、比较和总结的基础上,选择研究区内的各蚀变
珠三角发达的工业制造业被誉为“世界工厂”,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尤其蓬勃发展,施迈赛非常重视“珠三角市场”,积极参加了“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工业控制自动化及仪器仪表展览会”
威-紫-罗断裂带作为扬子板块南缘陆内较大的断裂,控制着周围地区的盆地沉积及构造样式。本文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平衡剖面技术及流体包裹体测温,探讨了威-紫-罗断裂带的空间结构
北黄海盆地是发育于胶辽隆起背景之上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研究表明,北黄海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基底由古生界沉积岩层和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等组成,盆地不同程度地发育于中新生
2月19日,科技部网站发布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3月9日,针对专项中,2016年启动的37个子任务中"化纤柔性化高效制备技
麻黄山西区长4+5至长6储层为一套三角洲前缘亚相的细砂岩,研究证明砂岩目前处于中成岩A期。机械压实与胶结作用是孔隙减少的主要作用,也是本区原生孔隙少、储集物性差的直接原因
本文结合安徽省电力公司财务信息化深化应用实践,论述了深化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了深化应用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其难点,提出了推进深化应用的具体措施。
对青海湖沉积物进行物质来源进行聚类分析,并对周边风成黄土与现代湖泊表层沉积物进行粒度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青海湖周边典型风成黄土作为风成组分端元,以青海湖表层沉积物作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设备验收过程中造成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反充电的原因,以及保护误接线、设备运行环境恶劣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提出了运行和检修人员工作中需注意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