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红参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潜在靶点及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8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探讨黄芪-红参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出黄芪-红参的有效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再利用Drug Bank、GeneCards、OMMI等数据库筛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的潜在作用靶点,将二者交集后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绘制PPI靶点蛋白作用网络图,利用KEGG和GO富集分析药物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信号通路.结果 通过筛选得出黄芪-红参的有效活性成分31个,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其中槲皮苷(黄芪)、山柰酚(黄芪)、谷甾醇(红参)等成分可能是通过EGFR1、ESR1、FOS、MAPK8、RELA等靶点,参与AGE-RAGE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通路等发挥抗凋亡、抗焦亡、抗炎、改善视网膜缺血缺氧等功能,从而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结论 黄芪-红参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存在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重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了线索.
其他文献
内质网通过激活一系列信号通路来避免错误折叠及未折叠蛋白的累积,进而维持真核细胞稳态,这过程为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在卵泡发育、黄体发生与回归及胚胎发育与着床过程中,适当的内质网应激有利于卵泡、黄体与胚胎的生长与发育,而过度的内质网应激则会导致卵泡闭锁凋亡、黄体功能不全及胚胎发育不利及植入失败,甚至导致不孕等卵巢相关疾病的发生.就内质网应激对卵巢损伤和卵巢相关疾病的影响及中医药干预内质网应激的作用机制作综述.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虚拟筛选技术探讨穿心莲治疗登革热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TCMSP、PubChem、FAF-Drugs4、Pharmmapper数据库,筛选穿心莲中的活性成分和预测穿心莲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虚拟筛选和分子对接方法分析穿心莲成分和CD209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DisGeNET、Genecard、OMIM数据库获得人类登革热疾病靶点.利用Cytosacpe 3.6.0软件构建穿心莲成分-靶点网络、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
目的 探究强筋健骨活血汤结合针灸疗法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康复效果.方法 研究共计纳入12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均由医院2017年2月—2019年8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0例)采取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观察组患者(60例)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强筋健骨活血汤结合针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系统评分变化、术前、术后14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
刺槐素是从中药太子参、野菊花、藿香、刺槐等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因其药理作用广泛而受到科学工作者的关注与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抗肿瘤的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国内外对于刺槐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逐渐向细胞分子水平深入,研究表明刺槐素对肺癌、胃癌、肝癌、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均具有治疗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自噬及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迁移和血管生成,调节免疫及逆转多药耐药等.通过对刺槐素抗肿瘤功效及分子机制层面的分析,探讨刺槐素的抗肿瘤作用,以阐明
目的 探讨辛热药附子、肉桂和仙茅对正常和虚寒状态大鼠免疫功能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8组,即正常组、正常+附子组/肉桂组/仙茅组、虚寒组、虚寒+附子组/肉桂组/仙茅组,以注射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建立虚寒状态模型,检测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白细胞数、胸腺脾脏指数、IL-4和IFN-γ含量)、能量代谢指标(肝和肌肉中SDH、ATP酶活性).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虚寒组大鼠胸腺指数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降低(P<0.001),血清中IFN-γ含量明显升高,IL-4含量降低,IFN-γ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半夏治疗癫痫的潜在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检索半夏的有效成分,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数据库(TCMSP)筛选半夏的有效成分,并收集其对应的作用靶标;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筛选出癫痫的靶标.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半夏治疗癫痫的“药物-活性成分-疾病-靶标”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标蛋白相关作用网络并进行关键靶标的生物功能注释及通路分析.结果 半夏8个有效成分通过干预23个靶标、81条通路发挥治疗癫痫的作
莫诺苷是山茱萸、接骨木等中药的活性成分.研究显示,莫诺苷可以拮抗ROS介导的神经毒性、抑制JNK和p38MAPK磷酸化和细胞周期蛋白的异常激活,抑制神经元凋亡;通过Wnt/β-catenin、VEGF相关通路等信号转导,抑制MMPs表达以保护血脑屏障,介导血管生成和神经保护;通过NF-κB信号转导调节免疫功能,抑制炎症;还可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拮抗其神经毒性.莫诺苷已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和阿尔茨海默病中显示出治疗前景.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常驻免疫吞噬细胞,约占中枢神经系统细胞总数的5%~10%,其涉及许多神经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在病理性蛋白质聚集体的吞噬和降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功能的正常与否影响着脑内微环境的稳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脑内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周围有大量小胶质细胞聚集,斑块内也有小胶质细胞浸润,这种小胶质细胞增多症被逐渐认为是AD的另一病理性标志.因此,对小胶质细胞进行细致的研究,对发展新型预防与治疗A
目的 探究修美乐联合麻防犀角地黄汤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修美乐皮下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麻防犀角地黄汤进行治疗,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1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22%
艾叶挥发油是艾叶的主要有效成分.目前研究发现艾叶挥发油中主要含有单萜及其衍生物、倍半萜及其衍生物、酮(醛)类、醇(酚)类、酸(酯)类、烷(烯)烃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抗过敏、抗炎活血、抗菌抗病毒、镇痛等多种药理活性.系统地综述了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新进展,以期明确其药效的物质基础,为艾叶挥发油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