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阮籍十首四言《咏怀诗》的真实性还是以存疑为好

来源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阮籍以《咏怀诗》名世,一般提到他的《咏怀诗》,都是指其五言《咏怀诗》。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阮籍”条说:“……(阮籍)长于五言诗,代表作《咏怀诗》82首多抒写忧生伤时的苦闷,为后世传诵。……”但阮籍是否还写有四言《咏怀诗》,有多少首,知道的人就不太多了,因为建国后几部通行的文学史著作都不提这个问题,只有胡国瑞先生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中提到阮籍还有四言《咏怀诗》三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阮籍”条说:“……其主要作品就是五言《咏怀诗》,此外还有四言《咏怀诗》,今存13首。……”另外质
其他文献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高考作文命题更加开放化。从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要求看,“文体不限”已经成为高考作文的要求之一。探究“文体不限”这一要求,不但可以指导学生的写作,推
吉本芭娜娜,被誉为"日本现代文学天后"。她的作品一经问世,便风靡全球,掀起一股强大的"芭娜娜热"。《厨房》及其续篇《满月》是她的处女作,也是她的成名作。作者为我们讲述的故事
金泽荣是韩国末期著名的汉文学家,他精通中韩两国古典文学,并且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他在接受中国古典文学审美倾向的同时,及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爱好。
英国诗人艾略特在1922年创作了长诗《荒原》,通过人类失去自然生殖力来表现西方社会的腐朽、荒凉与死气沉沉,反映了西方整整一代人的幻灭与绝望。荒原是一种象征,象征着人类心灵
通过分析弥尔顿代表作之一《失乐园》中魔王撒旦与上帝的对抗,探究背叛者撒旦的英雄气概。撒旦的这种反抗映射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现状以及诗人本人对于革命的认识和态度
张炜,成长于美丽富饶的胶东平原。在当今文化状态处于“无名”的时代下,各种浮躁之气充塞于文坛,而张炜像一位善于思考的智者,清醒地注视着“现在”以及“现在”中人们的惰性。他
鲁迅笔下的悲剧人物,无不体现出人生价值的毁灭。“克夫克子”的祥林嫂就具体体现了鲁迅作品的悲剧性艺术特色。本文以鲁迅先生悲剧的创作体现了悲剧观念为立论根据,通过鲁迅所
语文课中的情境创设也可以"有机"地走出教室,在更适宜学生学习的情境氛围中教与学。这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还能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正所谓"勤
文章以对三毛作品的分析为例,从选材、标题、情节、技巧等方面探讨散文的写作,同时也对三毛的文学成就与贡献做一次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