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比较

来源 :医学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kun0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96例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夹闭组(n=41)和介入组(n=55).介入组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术治疗,夹闭组患者采用开颅夹闭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术后7d,介入组患者CD3+、CD8+低于夹闭组,而CD4+、CD4+/CD8+大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介入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介入组患者预后优于夹闭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介入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1/55),低于夹闭组的56.1%(2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治疗aSAH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赖氨酸特异性脱甲基酶2B(KDM2B)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在本院接收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300例,检测KDM2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随访复发情况.采用K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及意义.[方法]慢性乙肝患者68例(慢性组)、乙肝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生殖细胞肿瘤(GCT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4例中枢神经系统GCTs,分析其临床特征.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M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病理确诊的EC组织196例,检测四种错配修复(MMR)蛋白:MutL